300名建设者家属提前体验跨海新通道,见证超级工程的诞生  第1张

珠江西岸与南海沿岸交界处,一座巨型跨海工程即将宣告竣工。约300名建设者及其家属已先行踏足即将通车的黄茅海跨海通道。此举不仅是对他们多年辛劳成果的提前展示,也使公众深刻感受到这项重大工程背后所凝聚的广大建设者的辛勤汗水。

项目起始与发展进程

2020年6月6日,黄茅海跨海通道工程首根钢管桩顺利打下,揭开了工程建设的序幕。随后,2020年12月,工程全面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截止2023年,五座主塔成功封顶。2024年,高栏港大桥与黄茅海大桥相继合龙,确保了项目的全程连接。这些关键时间节点和建设成果,清晰展示了工程的稳步推进。从打下第一根桩到实现全线通车,每一步都凝聚了众多建设者的辛勤劳动。这一过程亦彰显了中国在关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雄厚实力。

这些阶段性成果的达成,主要依靠了众多技术难题的攻克以及各建设单位的全力配合。各个部分之间紧密协作,共同推动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项目。该工程在大湾区跨海跨江交通网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建设者的难忘经历

王亚东作为塔柱施工项目的业主代表,见证了高栏港大桥西塔、黄茅海大桥东塔和中引桥整幅式TY墩的建设过程。他与护士妻子分享施工的艰辛,提及了那五座细腰形主塔,在施工中塔柱截面不断变化,每个塔节的截面形状都不同。他与团队克服了诸多困难,涉及智能建造技术和混凝土质量等问题,即使在深夜浇筑混凝土的艰难时刻,他也未曾退缩。如今,目睹工程成果,他内心洋溢着喜悦。

吴昊柱,湖南湘潭人,于2020年年末获知公司调令,由清云高速岗位转任新职。至今,他在新岗位已坚持了四年。初到时,他携带的行李不多,在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过程中,他由稚嫩的少年蜕变为工地上的坚强男子,同时,他的婚姻生活也从单身走向了已婚。吴昊柱将他在黄茅海跨海通道的经历形容为“充满精彩与丰硕成果”。这些个人成长历程充分体现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为了高质量铺装的付出

咸红伟工程师承担了钢桥面和路面的铺设任务,并带领家人一同观摩。在讨论钢桥面铺设时,他透露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团队在清晨五点半便启动了工作,并于六点半到达现场,直到晚上八点才收工。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钢桥面铺设对防油和防水有着极高的标准,现场一百多人只能依靠包子、汉堡等食品维持饥饿,以避免对路面造成污染。这种确保铺设质量的特别方法,同时也反映了工程追求高标准的同时,建设者对细节的严谨态度。

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地理位置意义

黄茅海跨海通道位于珠江西岸与南海的交汇地带。该通道连接珠海金湾和江门台山,是港珠澳大桥向西的延伸部分,也是“十三五”期间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黄茅海跨海通道构成了珠三角与粤西沿海地区连接的关键枢纽。待其完工并投入运营后,黄茅海跨海通道将与珠江黄埔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深中通道以及港珠澳大桥等共同构成大湾区内的跨海跨江交通网络。此举将极大地提升粤西与珠三角地区的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区域间的协同发展。

近300人的提前体验

11月30日,一个值得被记住的日期。当天,天气条件似乎适宜。从黄茅海跨海通道珠海侧的匝道出发,6辆大巴车上载着约300名建设者及其家属。他们穿越桥梁,先行体验即将通车的全新通道。这些建设者参与了项目的多个建设环节,而他们的家人则在背后默默给予支持。这次提前体验之旅,对他们来说,既是荣誉的象征,也是多年辛勤劳动的情感回馈。沿途的风景,承载了他们无数的回忆和深厚的情感。

建设者背后的家庭支持

王亚东的妻子向他分享工程经历,他始终保持着耐心。在这四年的时光里,吴昊柱经历了从单身到已婚的转变,家庭成了他的避风所,或许也成为了他的动力源泉。家庭的支持对工程建设者来说至关重要,它让他们能够全情投入工作。通过这次经历,家人对建设者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一现象也反映出,在重大工程背后,无数家庭默默奉献。

这项宏大工程背后,众多人的辛勤付出是否引起了你的共鸣?若你有所感触,请为我们点赞,分享这篇文章,并留下你的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