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南方电网的西电东送500千伏施贤线项目完成了抗冰加固。在寒潮来临前,这一举措相当于为电网增添了一层坚固的保护层。此举有力保障了电网在冬季高峰期的稳定供电,对南方地区的电力供应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寒潮未至,电网先行:500千伏施贤线抗冰加固,为冬季供电保驾护航  第1张

项目背景与线路概况

2008年7月,500千伏施贤线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南方电网西电东送主网架的关键部分。该线路始于贵州都匀施秉变电站,经过广西桂林、贺州等地,最终抵达广东清远贤令山变电站。它肩负着黔电东送和保障桂林地区电力供应的关键职责。由于线路穿越桂北重冰区,在严寒天气下易受影响,因此增强其抗冰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该线路的战略地位不仅凸显于其地理位置和电力输送功能,而且对于沿线众多地区居民的日常用电至关重要。在遭遇极端气候时,若供电中断,众多生产与生活活动将遭受严重影响。

改造启动的原因

2024年,南方电网公司将施贤线项目纳入“应急抢险工程”范畴进行改造。此举基于该线路的至关重要性以及提升抗寒潮能力的紧迫性。随着极端天气的日益增多,对电网稳定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南方地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离不开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供电问题一旦发生,工业生产可能停滞,商业活动受限,居民生活亦将受到影响。因此,对施贤线的改造工作迫在眉睫。

寒潮未至,电网先行:500千伏施贤线抗冰加固,为冬季供电保驾护航  第2张

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的努力

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作为该线路的运维管理主体,在项目中投入了大量的辛勤劳动。在平均海拔超过1000米的崇山峻岭之间,该公司仅用120天时间便完成了27基杆塔的改造任务。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众多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辛勤努力。

高海拔地带施工挑战显著提升。在物资运送和人员操作方面,遭遇诸多挑战。诸如氧气稀薄、地形多变等问题。尽管如此,他们成功克服了一系列困难,为桂林电力供应能力的增强打下了坚实基础。

改造工程中的具体措施

在500千伏施贤线进行抗冰能力提升改造时,实施了多项科学且高效的策略。桂林变电站增设了融冰设备,此举旨在增强融冰的效率,对于确保电网安全度冬至关重要。此外,项目还实施了“一塔一策”及“一塔一班组”的施工管理模式。

全线改造工程中,塔位开挖浇筑、物资运输、铁塔组立以及多个区段导线展放均同步进行。这些举措保障了在寒潮到来之前,改造工作得以顺利完成。若非这种精细且科学的组织方式,短时间内完成改造任务将极为困难。

工程中的挑战与应对

寒潮未至,电网先行:500千伏施贤线抗冰加固,为冬季供电保驾护航  第3张

该工程面临诸多挑战。其基础建设尤为艰难,因为基础地质多为非常规的岩石,施工需借助水磨钻逐步挖掘。铁塔的安装亦是考验,铁塔重量通常介于100至120吨。为了确保工程按时投产,铁塔安装环节采用了“一塔一班组”模式,并同步推进了27基塔的安装工作。

地形复杂使得导线展放面临挑战,牵张场受限只能固定一处。导线通过180°回牵法进行展放。采取这些非常规手段,不仅按时完成了改造,还确保了供电不受影响,为桂林地区应对冬季用电高峰提供了有利条件。

工程的重要意义

该工程对于增强贵州、广西、广东地区在严寒时期的电力供应保障具有显著作用。在严寒时期,确保电力供应充足稳定,有利于冬季供暖的顺利进行,工业生产的正常运作,以及商业活动的持续稳定。

桂林地区是直接受益者,其电力供应得到了有效保障。当地居民无需担忧在严寒天气家中会遭遇停电。这一举措展现了南方电网在民生用电保障方面的责任与使命。提前对电网设施进行改造,无疑是明智之举。敬请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