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6日开始,南方多地区遭受了新一轮的冷空气侵袭,导致气温普遍下降了4至6摄氏度。在此期间,南方电网的高寒山区输电线路遭遇了覆冰现象。截至2月8日8时,共有212条电压等级在35千伏及以上的线路受到损害,这对电网的稳定运行构成了挑战。

线路覆冰情况严

近期,南方电网的高寒山区输电线路受到冷空气的影响,频繁出现覆冰现象。至2月8日8时,该区域内的212条35千伏及以上线路全部遭遇了覆冰。覆冰主要发生在云南的昭通、曲靖,以及贵州的毕节、六盘水等地区。在这些受低温影响的线路中,覆冰情况较为严重,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了重大威胁。

曲靖云南部分区域冰覆速度明显加快。±800千伏楚穗直流线的410号塔光缆已形成冰层,其厚度为26.74毫米,厚度比值为1.34,每小时增长速度为2.978毫米。这一现象对线路的承载能力造成了严重威胁。若不采取及时措施,可能会导致线路损坏或引发停电等事故。

监测预警反应快

2月7日晚10点,南方电网利用防灾减灾预警系统,监测到云南曲靖电网的新东、楚穗和牛从三条直流线路出现结冰现象。系统随即向相关部门发送了预警通知,并催促他们开展除冰工作。这种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确保了南方电网能迅速掌握线路结冰状况,为后续应对策略赢得了关键时间。

南方电网生产指挥中心的员工运用覆冰监测系统,对冰区电力线路的覆冰状况及发展速度进行持续监控。若监测到严重覆冰或覆冰速度加快,他们立即启动相应的协调机制和融冰策略。同时,他们还会通知负责运维的单位,指导其进行除冰作业,以保障电力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贵州覆冰处理佳

南方电网遭遇罕见覆冰危机!212条输电线路受影响,你家乡安全吗?  第1张

贵州省的毕节、六盘水、贵阳等地高海拔区域近期遭受了连绵的冻雨和雨夹雪天气,导致多条电力线路出现结冰现象。截至2月6日10时,贵州电网的输电线路冰情预警系统表明,在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龙街镇,位于海拔超过2700米的高山上的110千伏龙中线导线,结冰厚度达到了19.93毫米。该冰层厚度与导线直径的比例为0.66,已满足启动融冰除冰作业的标准。

17点07分,该线路成功完成了升流作业。随之,覆盖区域的积雪开始慢慢融化。这一行动有效地消除了电网安全的潜在风险。南方电网对于这一问题的迅速反应和妥善处理,体现了其出色的执行力。

人工观冰辅助忙

此次应对冰情的作业中,尽管监测系统技术先进,但人工观测冰情同样重要。南方电网贵州毕节供电局输电管理一所的员工针对110千伏韭珠线开展了冰情监测工作。他们深入冰区实地考察,详细了解了线路的冰情状况,为准确收集冰情数据奠定了基础。

人工观测与网络监控相辅相成,工作人员在极端寒冷的天气中,坚守职责,持续对电力线路进行巡查与监督。他们不懈的努力,为迅速发现线路故障、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科技防冰体系

樊灵孟,南方电网输配电部的高级经理,提出公司已建立一套以“在线监测”为核心,辅以“人工观冰”的覆冰感知系统。这套系统在防冰监测感知技术上已达到国际前沿。公司通过强化中重冰区输配电线路的改造与加固,广泛部署覆冰观冰设备,采用融除冰技术并进行相应改造,同时积极研发和升级防冰新技术,成功打造了“可见、可除、可防”的科技防冰体系。

该体系依托先进技术和设备,对线路覆冰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监测与多角度处理。在线监测系统实时采集线路覆冰数据,为决策提供了精准的信息支持。融除冰技术的运用确保了问题一旦被发现,能够迅速得到解决,从而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网未来稳可期

南方电网近期遭遇由强冷空气引发的结冰问题,此状况对电网运行构成了一定挑战。然而,南方电网公司已迅速响应,实施了一系列积极应对措施。目前,多数受影响的输电线路已得到有效处理。公司持续优化科技防冰技术,强化监测预警能力,并加强融冰除雪作业。预计这些措施将有助于电网在未来更好地抵御类似自然灾害,保障电力供应的持续稳定与可靠。

南方电网公司计划持续增加科技研发的资金支持。该公司将持续改进防冰措施。这一行动旨在增强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此外,公司还将深化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双方将携手合作,确保电网的安全与稳定。公司致力于向公众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

当前气候状况多变且复杂,南方电网正致力于增强对输电线路覆冰现象的处理能力。我们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提出您的看法,期待您的宝贵建议。若您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启发,请给予点赞并分享至您的社交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