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中国石油集团发布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作为我国首个此类国家级示范区,其累计产量已突破100万吨。这一显著成就,使该示范区在我国同类示范区中首度达到这一产量里程碑,无疑预示着我国页岩油开采领域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页岩油开采的艰难性
页岩油是公认的开采难度极大的油气资源之一。这类资源藏于厚重的页岩石层或其裂缝中,其提取难度与从岩石缝隙中抽取油液相近。因此,每项在该领域的科技进步都显得尤为珍贵。以开采作业为例,工作人员需克服众多技术难关,包括精确定位油藏和挑选适宜的开采技术。这一过程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是一场漫长且充满挑战的勘探之旅。
页岩油开采过程中,成本控制问题持续存在,形势严峻。从勘探初期到设备购置,再到后续维护,所需资金量巨大。鉴于开采难度大,产量受限,如何在确保盈利的前提下进行页岩油开采,已成为业界持续关注的焦点议题。
页岩油的资源特点
页岩油资源藏于一种结构类似书页层层排列的岩石——页岩。作为一种新兴油气资源,其潜在价值显著。其分布呈现规律性,我国页岩油资源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松辽等众多大型及中型盆地。在全球能源需求持续攀升、传统石油储量逐渐减少的形势下,页岩油的市场需求亦在持续增长。因此,在未来的能源供应领域,页岩油将扮演核心角色,其储量和开采情况将对能源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新疆拥有丰富的页岩油资源,尤其在吉木萨尔、玛湖等三大凹陷区表现突出。这些区域的页岩油资源总量超过30亿吨。以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的吉木萨尔为例,其页岩油资源量预计超过10亿吨,这一数据为大规模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我国页岩油示范区情况
我国已设立三个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其中新疆吉木萨尔陆相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是其一。另外,大庆油田的古龙陆相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和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这些示范区间相互借鉴,成效显著。2023年,我国页岩油产量攀升至400万吨,这一数字打破了历史最高纪录,充分体现了我国在页岩油开采领域的巨大潜力和不懈努力的精神。
各示范区的地理环境及位置各有特点,导致开采技术呈现出多样化。以大庆油田的古龙区域与新疆的吉木萨尔区域为例,这两个区域在地层结构上存在显著的不同,这直接影响了开采技术的研发路径与应用策略。尽管存在这些差异,但这些技术的进展对我国页岩油开采技术的整体发展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吉木萨尔页岩油示范区今年的进展
2024年,新疆油田与吐哈油田共同推动的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近日发布最新动态。今年,该示范区计划投入生产的页岩油新井数量是去年的两倍。这一数量的大幅提升预示着产量的显著增长。据数据显示,新疆油田页岩油产量已达到83.1万吨,而吐哈油田的产量为18万吨。
自2020年起,该地区页岩油年产量显著提升,增幅高达两至三倍。这一显著增长,揭示了示范区近期所采取的多项策略已产生显著成效。这些成效或许归功于采油技术的进步、管理流程的优化以及勘探力度的增强,多方面因素的协同作用使得成果显著。
未来规划
中国石油集团已明确制定了至2025年的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发展战略,规划目标明确。该计划中明确提出,年产量将达到170万吨页岩油。其中,新疆油田承担140万吨的产量任务,吐哈油田负责30万吨。若该规划得以顺利执行,我国页岩油的自给自足能力将得到显著增强。
大规模规划的实施得以顺利进行,其核心要素是技术创新的持续推动。面向未来,预计开采作业将持续采纳新的技术和方法,旨在提升开采效率并削减成本。与此同时,环境保护问题亦不容忽视,这对于确保页岩油开采能够实现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能源格局的影响
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年产量已成功突破100万吨,这一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显著影响了中国能源结构。在国内,页岩油产量的提升有助于降低中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从而加强了能源安全保障。在国际上,这一事件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持续增产的趋势是否能够维持,以及将这一成功经验推广到其他地区的可能性,仍存在一定的疑虑。针对我国页岩油大规模持续增产所面临的挑战,我们提出了疑问。同时,我们也诚挚地邀请广大读者为本文点赞、转发,并积极参与评论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