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2024年眉山群文欢乐荟,12个作品打造1500人文化盛宴  第1张

11月25日,眉山市举办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群众文艺展演。此次活动充分展现了群众文艺的丰硕成果,彰显了眉山市对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视。在东坡城市湿地公园音乐喷泉演艺广场,众多精彩节目吸引了1500余名观众前来观看。

展演背景

11月25日,眉山的东坡城市湿地公园音乐喷泉演艺广场洋溢着热闹的气氛。这一天举办的展演活动是2024年“天府百姓大舞台眉山群文欢乐荟”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眉山市“东坡文化月”活动的重要内容。此次活动由市文广旅局主办,市文化馆和东坡区文广旅局共同承办。这一举措体现了政府部门在推动群众文化事务方面的积极作用,旨在将有益的文化活动普及至基层,确保文化成果惠及广大民众。市文广旅局、市文化馆以及东坡区文广旅局共同肩负起责任,为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地处交通便捷之地,周边居民密集。此选址便于民众前往观赏,有效促进了文化活动参与度。音乐喷泉演艺广场面积宽敞,具备容纳众多观众的能力,且舞台设施完备,为演出提供了优质的硬件条件。

节目内容

独家!2024年眉山群文欢乐荟,12个作品打造1500人文化盛宴  第2张

本次展演节目丰富多彩,其中舞蹈《红满天》以灵动的舞姿传递出热烈的情感;表演唱《山》歌声悠扬;经典朗诵《忆·川》深情唤起观众对四川的回忆与热爱;街舞《川流不息》充满活力;小品《如愿》贴近生活;广场舞《永丰永丰》展现了地方特色。共计12个优秀的文艺作品登台亮相。200多位艺术爱好者积极参与其中。这些节目包括舞蹈、表演唱、朗诵、街舞、小品、广场舞等多种形式,几乎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兴趣爱好的观众需求。

广场上,众多演员热情洋溢地展示才艺,他们真挚地投入表演。每一项节目均经过严格筛选,例如表演唱,其歌词寓意深刻,演唱者情感充沛。在舞蹈节目中,舞者们动作协调一致,同时展现出独特的风格,牢牢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参演人员

参演群众众多,他们构成了展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大部分是基层文艺骨干、文旅人才以及非遗传承者。这些扎根基层的力量,成为了展演的核心力量。基层文艺骨干凭借日常的积累与训练,肩负起节目表演的重任。例如,舞蹈《红满天》的表演者中,就有不少是基层文艺骨干,他们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舞蹈的魅力。

独家!2024年眉山群文欢乐荟,12个作品打造1500人文化盛宴  第3张

文旅人才在活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成功地将旅游元素与文化融合。非遗传承者更是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例如,在诸多节目中,非遗技艺与现代艺术的巧妙结合,让传统文化在现代舞台上重焕生机。这种做法是对文化传承方式的积极创新探索。

活动宗旨

本次活动的核心目标是文化传承。在节目内容中,无论是重现古老艺术还是讲述传统故事,都彰显了眉山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发扬。以《忆·川》经典朗诵为例,其对于四川深厚人文记忆的吟诵,正是传承精神的生动体现。同时,传播艺术也是一大宗旨,多样的节目形式将舞蹈、音乐、表演等艺术形式传递给广大观众。

始终秉持着传递快乐的宗旨,观众在欣赏表演时脸上洋溢着笑容,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每一个欢快的舞蹈动作,每一句深情的歌声,都在传递着快乐,帮助人们在参与和观赏的过程中缓解压力,让民众在文化的滋养中收获幸福与快乐。

独家!2024年眉山群文欢乐荟,12个作品打造1500人文化盛宴  第4张

活动意义

展演活动有助于发掘、识别和培育民间文艺骨干以及文化活动活跃分子。众多才华横溢却缺乏展示机会的个人,得以在此舞台上展现自我。例如,一些匿名的民间歌手,有机会被发掘。此举促使民众从单一的文化观众角色,转变为策划者、参与者,并最终成为受益者。

打造具有显著识别度的文化活动品牌具有积极作用。此类品牌有助于吸引众多游客前往眉山观光游览,进而促进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以某知名活动为例,其知名度的提升可能吸引游客前来观赏,进而推动住宿、餐饮等消费的增长。

未来展望

本次展演圆满落幕,却仍蕴藏着无限潜力。未来,能否拓宽参与范围,让偏远地区的民众也能共享这一文化盛宴?能否加大宣传力度,让不仅是本地,还有外地的人们都能了解这一文化盛事?在节目策划上,能否融入更多国际元素,提升活动的国际影响力与视野?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这也推动着活动各方持续优化,向着更佳的方向发展。各位读者,您对这场汇演的未来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并请点赞及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