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医疗资源公平分配问题持续受到公众关注。尤其在西安,医疗援助活动正蓬勃发展,并已实现阶段性成效,为众多偏远地区的居民带来了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蓝田县葛玉中心卫生院的转变

蓝田县葛玉中心卫生院坐落于秦岭山脉深处,距离县城大约35公里,地处偏僻。以往,该卫生院的医疗水平有限。然而,自西安市第三医院启动帮扶项目后,情况有了显著改观。自双方签订帮扶协议至今已超过四年,卫生院在病人诊疗、人才培育等多个领域均实现了提升。卫生院院长李新红对此给予了积极评价,这充分表明帮扶协议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来看,经过四年的帮扶,卫生院医务人员的诊疗技能得到了显著增强,村民的健康保障水平也随之提高。

村民群体中这一转变尤为显著。以草坪村为例,村民们过去常常面临就医难题,而现在得益于帮扶政策的实施,他们在家附近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健康水平也因此得到了显著提升。

帮扶医生的工作日常

11月25日,上午时段,尽管前晚的大雪尚未完全融化,西安市第三医院派遣的主治医师孟小娟、马亮、刘宇阳,依然按时在葛玉中心卫生院的各科室进行了坐诊。这三位医生分别擅长全科医学、中医学以及儿科学,她们的支医服务将持续整整一年。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已有三批医生完成了支医任务。

卫生院成为她们的居住地。医生们的工作覆盖面广泛,不仅涵盖葛牌地区村民的常规医疗服务,还涉及对偏远地区、失能或半失能、行动不便等患者的家庭病房上门诊疗。孟小娟医生指出,村民的医疗条件并不理想,然而她们不畏辛劳,在完成日常坐诊任务的同时,还主动深入村民家中提供医疗服务,并积极推广医疗知识。

村民对帮扶工作的认可

村民对帮扶工作的评价至关重要。草坪村的肖师傅对帮扶医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刚刚完成了血压和心率的测量,指出当地环境颇为艰苦。然而,孟医生及其团队不畏艰辛,长期坚守岗位,定期上门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并积极推广健康知识,这一举措深受村民们的喜爱。

在蓝田县葛玉中心卫生院的服务区域内,众多村民如肖师傅般对帮扶工作给予高度认可。医生们以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出色能力,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与尊重。这一现象充分展现了医疗帮扶对于偏远山区民众健康保障的重要价值。

惊!西安三院帮扶蓝田卫生院4年多,医护支医还有这些故事?  第1张

西安市整体医疗帮扶工作布局

自2024年起,西安市启动了30项旨在服务民众的实事项目。在此背景下,西安市卫健委开展了全面的医疗援助规划。该部门动员了市属及市管的三级医院16家、二级医院27家,投身于医疗援助活动中。这些医院对远郊区的7家区县级医院、62家乡镇卫生院及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了援助,从而在全市范围内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援助网络。

这种大规模的布局战略意义重大,能够最大限度地覆盖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以西安市为例,在周至县和蓝田县这两个最偏远且医疗服务能力最弱的区县,市卫健委集中优质医疗资源进行帮扶。此外,在支持县级医疗机构的同时,市卫健委还统筹资源,确保对乡镇卫生院的帮扶实现全面覆盖。

帮扶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

2024年1月至10月期间,医疗帮扶工作成果显著。期间,基层群众接受服务超过9.96万人次,这一数字彰显了帮扶覆盖面的广泛。此外,共实施手术示教3365例,远程会诊928例,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基层医疗技术的提升。

基层推广新技术及新项目共计85项,组织学术讲座253场,对基层医务工作者进行培训7330人次,提供免费进修机会给基层医务工作者119人次,实施健康义诊活动101次,服务于20万群众。这些具体数据充分展示了帮扶工作的全面性,实施措施有力,成效显著。

医疗帮扶的未来展望

西安市在医疗帮扶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为了扩大基层民众的受益范围,仍有大量工作待完成。具体而言,需进一步探讨如何缩小不同区域间医疗资源的不均衡现象,确保帮扶成果的长期稳定性。此外,考虑在现有帮扶措施的基础上,引入新策略,比如强化对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以吸引更多医疗人才投身基层工作。

各位读者,关于未来西安在医疗援助领域,有哪些领域值得重点关注?期待您们的点赞与转发,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