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位于海拔1700.4米的水城区阿戛镇盐井小学,室外气温寒冷,然而室内却洋溢着温暖与舒适。这一变化得益于供暖项目的成功实施,成为当地校园环境改善的一大亮点。
盐井小学的昔日寒冬
盐井小学曾无供暖设施。当地环境颇为严酷,学生需严加裹身以抵御寒冷,此举无疑给书写和行动等日常活动带来极大不便。该校地处高寒地区,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2月,气温骤降,师生们在此长达3至4个月的寒冷时期,唯有通过增加衣物来抵御严寒。
然而,这一现象对教学活动产生了严重影响。室内外,师生们均身着厚重的衣物。教师手戴手套批改作业、记录笔记,学生亦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
供暖设备带来的改变
目前,学校供暖系统已实现明显改善。教学楼、宿舍楼及各类功能室均已纳入供暖范围,总面积约4500平方米。室内温度保持稳定,约18℃。学生孟珈羽欣喜地说,现在穿着轻薄衣物上课,听课时注意力更为集中,书写也更加美观。
供暖设施投入使用后,教学氛围显著改善。步入教室,墙上安装的八组取暖设备传递出温馨的暖流。教师不再受沉重衣物的限制,得以自如地进行教学;学生亦能集中注意力聆听,教室中不再出现频繁搓手跺脚的情况。
供暖设备的启用与保障
自11月3日起,盐井小学已正式实施供暖措施。每日清晨7时,学校员工便会按时启动供暖系统,确保学生踏入教室即刻感受到温馨舒适的氛围。
保障体系的有效运作确保了供暖的持续稳定。因此,师生无需担忧突如其来的寒冷,能够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教学和学习活动中。
学生宿舍的温暖状况
学生宿舍楼内的供暖设施已正式启用。过去,廖昌杰同学返回宿舍后需钻入被窝以获取温暖。然而,如今各宿舍均已变得十分舒适,床品亦相应变得轻薄。
供暖项目的实施为学生宿舍带来了积极的变化,孩子们因此获得了更多自由,他们能够轻松完成作业,与室友进行深入的交流与谈心。这一转变充分展示了供暖工程对学生居住环境的正面效应。
水城区供暖项目的推进
水城区在推进学校供暖项目方面持续努力。2023年,成功筹集资金461.75万元,并启动了海坪小学的试点供暖项目。进入2024年,又进一步实施了阿戛镇盐井小学、阿戛镇亮岩小学、杨梅乡杨梅小学以及陡箐镇冷坝小学等四所学校的供暖工程。目前,这些学校均已实现正常供暖,供暖覆盖面积达到16402平方米,共有2913名师生从中受益。
水城区致力于优化教育环境,所涉项目均严格遵循紧急优先、逐步实施的原则稳步推进。
其他办学条件的改善投入
水城区在推进教育设施升级方面投入显著,不仅涉及供暖项目,还包括对学生餐饮、食堂设施及偏远学校教师住宿条件的持续改善。这些领域的年度投资额超过一亿元。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强化农村学校的教室、宿舍、食堂等基础设施建设,旨在全面提高教育环境质量。您是否赞同当地持续增加资金以改善教育设施的行动?欢迎点赞、转发本篇文章,并在评论区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