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区今冬的首场降雪终于降临,这一现象使得民众期盼已久。这场即将到来的降雪,连同其带来的寒冷天气和强风,引发了公众的复杂情绪,既有期待也有忧虑。这是因为,这场降雪及其相关天气将对辽宁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显著影响。

辽宁迎来今冬首场降雪倒计时

辽宁省气象局于11月21日发布了一则重要通告。据悉,下周一开始,即11月25日,辽宁地区将迎来今年冬季的首次大规模雨雪天气。其中,西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将出现大雪甚至暴雪。辽宁的民众终于等到了期盼已久的降雪。在此之前,当地的天气并未明显进入降雪状态。随着这场降雪的临近,民众有必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具有高度准确性,曾成功预测多次天气变化。此次降雪覆盖范围广泛,尤其是西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居民需提前做好应对大雪甚至暴雪的充分准备。

注意!辽宁今冬首场大范围雨雪天气即将来袭,气温断崖式下降  第1张

气温将出现断崖式下降

降雪即将到来,气温将显著降低。下周一开始至周二,气温将急剧下降,降幅在8至16摄氏度之间。11月25日至26日,受东北冷涡和地面气旋的共同作用,气温将从之前的偏高转为偏低,约1至2摄氏度。25日至30日,各地气温将持续偏低。以抚顺、本溪地区为例,27日早晨最低气温可能降至-20至-17摄氏度,山区局部地区甚至可能低至-23至-21摄氏度。如此剧烈的气温变化,极易引发感冒等疾病。

公众应密切关注气温波动,适时增减衣物,确保保暖措施得当。棉衣等保暖装备应提前准备就绪。同时,社区、医疗机构等应积极开展感冒等常见病的预防知识普及活动。

降雪量在不同区域各有差异

各区域降雪量不尽相同。除东南部地区外,其他地区将经历雨雪交替现象。西北部地区将遭遇雨夹雪,并可能转变为大雪或暴雪,降雪量预计在5至18毫米之间。东北部地区将先有中雨,随后转为雨夹雪,并可能发展为大雪或暴雪,降雪量在5至20毫米之间。东南部地区局部地区可能出现冻雨。而其他地区则将经历中雨转雨夹雪,并可能降至小雪到中雪,降雪量约为2至5毫米。

不同区域的积雪量有所差异,因此采取的应对策略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在积雪量较多的地区,重点应放在积雪的清除及防滑措施上;而在积雪量较少的地区,亦不可忽视路面结冰等潜在问题。

多种天气影响交通出行

此次天气状况涉及降雨、降雪、冰冻以及寒潮等多种天气现象,对交通出行带来显著影响。全省范围内,道路可能变得湿滑、结冰或积雪。特别是锦州北部、阜新、铁岭、朝阳地区以及康平和法库等地,将出现雨夹雪转为大雪的情况(雨雪总量约10至20毫米,降雪量约5至10毫米),这些区域的交通状况将面临严峻挑战。

交通管理部门需预先制定计划,扩充道路巡查队伍。同时,公众应尽可能选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降低私家车使用率。对于有长途旅行安排的民众,务必密切关注天气状况和道路状况。

设施农业遭受挑战

设施农业面临一场严峻的挑战。恶劣的雨雪、寒潮和大风天气对农业设施及养殖大棚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积雪和结冰现象可能损害大棚的结构,同时也会对棚内的温度造成负面影响。

设施农业从业者应提前对大棚进行加固,确保及时清除棚顶积雪或冰块,同时提升大棚内部的温度调节功能。相关部门亦能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海上作业风险高防范需加强

在强风天气中,海上作业面临极高的风险。在25日至27日期间,各海域普遍出现7至8级的偏北风,局部地区阵风可达9至11级。这种恶劣天气条件下,大型客滚轮和小型渔船等船只的航行安全面临显著增加的风险。此外,海上作业平台也面临着遭受损害的可能。

海上作业人员务必在风险高发时段避免作业,相关部门需强化对海上交通安全的监管力度。针对当前天气状况,个人与社会层面应如何有效应对?敬请留言、点赞及转发,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