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厦门地区环保和教育领域的合作活动频繁出现,备受关注。其中,厦门中华白海豚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与厦门市滨海小学的合作尤为引人瞩目。这一合作关系的建立,不仅促进了环保知识的广泛传播,更在青少年心中植下了环保意识的萌芽。
签约仪式成功举办
11月,厦门中华白海豚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与厦门市滨海小学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在滨海小学,双方共同举行了“科普共建基地”的签约仪式。保护区事务中心的蔡立波主任与滨海小学的陈俊强校长作为双方代表,共同签署并颁发了这一重要协议。这一举措标志着双方将在该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在仪式中,双方还相互赠送了科学教育读物。蔡立波主任赠送了《来自白海豚的一封信》,而陈俊强校长则赠送了《自主建构型小学科学概念教学》。这种书籍的交换不仅传递了知识,也展现了双方深化合作的坚定意愿。
11月,秋末冬初,厦门气候宜人,是一年中最舒适的季节之一。在这个时节举办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参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平台,还丰富了校园生活。活动地点选在校园内部,极大地便利了同学们的参与。
精彩的微课堂
11月8日,滨海小学举办了一场独特的科学教育活动。陈俊强校长携手保护区事务中心的许静科长,以及厦门大学海洋70.8实验室的林宏杰老师,三位专家联袂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关于中华白海豚的微型课程。中华白海豚,被称为“海洋的精灵”,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尽管课程在教室里进行,但三位讲师分别从各自领域讲述了中华白海豚的习性、生存环境及面临的挑战。学生们在教室书桌前,近距离领略了这一神秘海洋生物的科学魅力。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促使他们对海洋生态保护进行了深入思考。
厦门地区教育资源与保护区事务中心的专业知识相结合,依托厦门大学的科研优势,该合作模式致力于为学生打造既专业又富有趣味的课程体系。此次课程的成功实施,充分展现了双方在教育实践领域的紧密合作。
研学活动开启
11月10日,保护区事务中心再度开展活动。厦门市滨海小学的“小小林长制”生态志愿小队被召集,一同前往火烧屿的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进行了一次研学之旅。活动现场将充满活力。学生们将有机会亲身体验与海豚互动。这种生动有趣的体验,如同绿色的种子,悄无声息地播撒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这颗种子蕴含着保护海洋生态的理念。基地位于厦门火烧屿,配备了多种关于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的设施,并有专业人员进行驻守。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中华白海豚的魅力,深刻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从而显著提升了青少年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
实地研学活动比课堂上的单纯讲解更具吸引力。学生们有机会亲眼见证中华白海豚在人工救护繁育环境下的生活状态。他们能够倾听工作人员讲述关于中华白海豚的感人故事。此外,他们还能亲自参与保护中华白海豚的实际行动,亲手触摸到这些可爱的生物。
协议带来的教育变革
滨海小学的教育环境正经历着显著的改变,这一变化源于双方签署的协议。原本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主的课程内容,如今已扩展至包括中华白海豚等海洋生态的丰富知识。例如,科学课程已从单纯的理论学习转变为结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如研学旅行等。学生不再仅仅是阅读书本上的野生动物保护理念,而是亲自投身于保护实践。学校正根据协议内容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例如增设生态保护月等专项活动。这种变革在厦门滨海小学得以落实,并惠及所有学生。此举无疑是对地方教育发展的积极推动,体现了双方合作的积极意义。

教育资源视角下,保护区事务中心的介入为学校带来了全新的外部资源。这些资源对于学校在海洋生态保护教育领域弥补现有短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环保意识的传承
微课堂与研学活动均致力于推广环保理念。厦门海域的中华白海豚,作为该地区生态的标志,其生存状况是评估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保护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性,这不仅关乎动物保护,更是对厦门乃至更广阔海域海洋生态的维护。作为未来的社会领导者,这些年轻一代若在童年时期便培养环保意识,未来在社会活动中将更加重视环境保护。环保意识的传承不应局限于校园,孩子们会将这些观念带回家中,告知家人,进而影响更广泛的群体。随着这些学生逐渐成长并融入社会各个领域,环保理念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以家庭为单位观察,当孩子在家中积极倡导环保理念时,家庭成员们会逐渐受到其影响,进而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始实施环保行动,比如减少塑料制品的消耗。
未来的合作展望
目前,双方的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展望未来,双方有潜力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比如,保护区事务中心有可能派出专业讲师团队到滨海小学,进行更为深入的海洋生态教育。滨海小学也可能将学生的环保创新成果反馈给保护区事务中心,并据此对共建项目进行调整。另外,双方有可能联合举办大型海洋生态保护活动,旨在吸引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这些活动有望在厦门未来得以实施。双方的合作为挖掘潜力开辟了广阔天地。他们应当继续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在相关领域的辐射力。
从长远视角来看,若此类合作模式能在厦门其他学校和保护区中广泛实施,其对厦门生态文明教育的推动作用和海洋生态保护的贡献将产生无法估量的积极影响。
对于这种学校与自然保护区协作的模式,是否需要在国家层面进行更广泛的推广,您持有怎样的看法?欢迎点赞并分享,同时,期待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