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小时!100 余项操作!榆林南 330 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  第1张

榆林地区电力发展持续受到广泛关注。11月19日凌晨1时29分,该地区电力事业迎来一大盛事:经过26小时的连续作业,超过100项操作顺利完成,330千伏银湾变电站的全体设备及相关线路已成功启动并进入试运行阶段。这一成就标志着榆林南33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入使用。

工程概况

榆林南330千伏输变电工程规模可观。据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榆林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工程对750千伏榆横变电站进行了扩建,增加了2个间隔。此外,新建了330千伏银湾变电站,并在此安装了2台360兆伏安的变压器。同时,还新建了从330千伏银湾变电站至750千伏榆横变电站的330千伏输电线路2回。这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建设,充分展现了电力公司对榆林地区电力布局的精心规划和投入。

该工程汇聚了大量人力与物力资源。众多电力领域的专业人士参与其中,从项目初期规划到建设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直至最终投运,倾注了众多人的智慧和汗水。各类建设设备,包括变压器等核心设施以及线路建设所需材料,均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了精心准备。

现有电力布局问题

榆林市区电力供应存在显著的不均衡现象。供电设施中,330千伏变电站主要位于市区北部及西南部,而东南部则在这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种布局如同倾斜的天平,导致东南部供电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常遇问题,同时亦影响了市区电力调配的合理性。

在用电高峰时段或电力设施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这种不平衡的电力分布问题将更为突出。这可能导致东南部部分地区供电压力增大,居民与企业用电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甚至可能干扰到依赖电力运行的工业生产线正常运行。

工程投运的意义

榆林南33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后,其带来的益处涉及多个方面。在供电能力方面,该工程显著增强了榆林市区330千伏电网的供电能力。这就像为原本动力不足的引擎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供电局在优化供电结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对110千伏线路进行了长距离链式供电的优化,有效缓解了局部区域的供电压力。此举不仅满足了周边工业企业的用电需求,例如榆林的众多工厂企业,还确保了它们不再担忧电力供应问题,从而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生产活动中。

今年电力工程计划与推进

今年,对榆林而言,标志着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时期。榆林供电公司正着手实施一项宏伟的建设规划,计划投资建设40个35千伏及以上的电网项目,总投资额高达14.09亿元。这一举措无疑是一项规模庞大的投资与建设计划。

截至目前,成果显著。该公司已成功投运多个关键项目,包括330千伏文昌变电站、330千伏信发电厂送出线路,以及330千伏上郡变电站主变扩建项目。此外,还投产了110千伏贺圈、引黄和木独兔变电站的新建工程。这些项目的顺利投运,有力保障了定边、府谷、神木地区工业、农业灌溉和居民生活用电需求,显著提升了城乡供电的可靠性。

电力投运对工业企业的影响

榆林周边的工业企业迎来了一个重大喜讯——榆林南33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这一项目的实施,对工业企业的稳定运营至关重要。在此之前,部分企业因电力供应不稳定,不得不间歇性停产或降低生产效率。

工程投运后,电力供应得到有效保障。这使得企业能够有序安排生产计划,并扩大生产规模。以高耗能生产企业为例,它们无需担忧电力超负荷导致生产中断,可以持续进行生产活动。

电力事业发展展望

榆林地区电力行业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面临的发展道路依然漫长。首先,需持续优化电力布局,随着城市持续扩张,市区内或需进一步规划更多合理的变电站位置。其次,需提升电力供应的智能化水平。例如,通过引入智能电网技术,可以更精确地分配电力资源。

在此,我们向读者提出疑问:在榆林电力事业未来的发展中,您认为最需关注的焦点是什么?我们期待广大读者踊跃参与讨论,并对本文进行点赞及转发,以吸引更多人士关注榆林电力事业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