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午后,张家港港务集团码头(张家港港)上,“永盛”号货轮装载着中国南极考察队的物资,这一场景格外引人瞩目。标有“中国南极考察队”字样的集装箱正按序装载,此次南极考察承载着公众对科学探索等多领域的热切期待。
永盛号货轮装载任务
11月16日下午,“永盛”号抵达张家港港,并于同日晚上启动了装载作业。该船全长160米,宽24米,属于一艘2万吨级冰级多用途船。船长陈祥武透露,此次航行旨在运送秦岭站配套建设所需的物资,总量超过1.5万立方米。这一行动凸显了其对南极考察站建设所提供的重大支持。
“永盛”号船舶的装载作业全天候不间断进行,旨在加快任务进度,保证科研物资能够按时抵达南极。这种高强度的作业模式充分展现了对于科研任务的重视程度。
考察队出征与船只安排
本月初,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踏上征程,正式驶向南极。“雪龙”号和“雪龙2号”两艘船分别从广州起航,“永盛”号则从张家港出发。此次任务由三艘船共同保障,各船的出发地已明确,有助于合理规划航线及物资分配,从而保障考察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种船只即将合并航向,共同驶向南极。经过多年南极考察的实践,这种多船联合行动模式已积累了丰富经验,显著提升了任务执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考察任务详情
本次考察活动预计历时超过七个月,预计于2025年5月结束。抵达南极后,将着手进行秦岭站主体结构的收尾工程及内部装修。这些工作对于南极科考站的最终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南极周边生态环境、水域状况以及大气条件进行全面且细致的调查与监测至关重要,此举旨在准确把握南极的生态与环境现状,并为全球气候变化等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我国积极推动国际合作,这一举措体现了我国在南极科学考察领域与世界各国共同进步的积极姿态。
张家港港的地位
张家港港作为全国首个县域口岸的亿吨级大港,位列国家首批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之列。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卓越的物流能力,该港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外贸吞吐量为主,集综合型和多功能于一体的港口企业。
连续两次参与南极科学考察任务,这一事实充分展现了其强大的实力和显著价值。同时,这也凸显了它在大型科学考察项目中,特别是在物资周转等关键环节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往昔助力科考情况
张家港去年成功保障了“天惠”轮货船的货物装载。此次保障“永盛”号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历年来的保障工作亦展现了张家港港口在极地科考后勤保障等领域的实力持续增强。
这些历史性的支持持续巩固了其在国内港口领域的独特地位,进而显著提升了国家科研机构寻求合作的积极意愿。
对张家港发展的重要意义
张家港连续两年支持南极科考活动,充分展现了其“根据当地情况发展新型生产力”的理念成效。遵循“以港口带动城市发展”的战略方针,该市口岸发展持续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
张家港港的这些成就有望吸引更多投资方和贸易商加入合作。那么,读者们是否认为张家港港在未来能更有效地在国际合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欢迎点赞、分享本文,并积极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