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1月18日,公安部公布新一期全国“公安楷模”名单,井冈山市公安局茨坪派出所荣登榜单。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公安单位。此外,自2009年以来,井冈山风景名胜区在全省景区满意度及安全感测评中已连续15年高居榜首。那么,茨坪派出所是如何获得这一荣誉的?其成功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诀?
传承红色基因
茨坪派出所视井冈山精神为队伍建设的关键财富。自民警刘伟杰身着警服的首日,所长吴小虎便引领他至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进行精神上的洗礼。在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上,井冈山精神根植于民警心中,激励他们在工作中传承红色文化,坚守优良传统,并在服务人民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进。这种独特的文化特质,成为该派出所与其他派出所显著的区别,红色基因亦是他们不断追求进步、奋发向前的强大动力。
红色基因的传承不仅表现为一种仪式,更融入了日常的行为准则与工作理念。每位民警都明确,他们不仅是一份普通的警察职务,更是这片红色区域的守护者。他们肩负着传承红色传统的重任,这种认识极大地促进了派出所各项工作的推进。
创新群众工作机制
茨坪派出所积极推进“百万警进千万家”行动,并创新实施了“三同五大”群众工作模式。他们每季度都会投入一个月的时间,由派出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组织民警深入社区基层,与群众共同进餐、居住、劳动。在日常工作走访中,民警实现了多项关键指标达到100%,包括走访群体覆盖率等。这种深入的走访交流,显著缩短了警民之间的距离。
通过这些途径,他们能够精确把握民众的实际需求。民众亦乐于主动支持他们的工作,例如在治安防控、政策法规宣传等方面,工作得以更为顺畅地推进。这种群众工作机制有效促进了派出所与民众间的积极互动。
实现“零投诉”目标
自2017年以来,茨坪派出所未曾收到任何群众投诉,实现了民警“零投诉、零违纪、零处分”的卓越成绩。这一成就得益于派出所规范的治理、民警的严格自律和优质的服务态度。在日常工作中,他们严于律己,重视执法的公正与人性化。
在解决纠纷过程中,派出所坚持采取温和态度,耐心聆听民众心声,并妥善解决各类问题。此举赢得了民众的高度评价,这种信任并非一朝一夕所建立,而是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了如今的和谐局面。
完善社会治安防线
茨坪派出所,作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成功构建了“1+5+N”群防群治模式,以此强化治安防线。例如,在治安状况较为复杂的村庄,设立了“五老”理事会,该理事会发挥了显著成效。自“三大专项行动”启动以来,理事会已成功调解了110起矛盾纠纷。此外,派出所还划定了区域网格,成立了义务巡防联调队,并整合了多种调解手段。
不仅如此,该地区创新实施了“三色”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级别进行矛盾调解的预警和管理。这一举措显著提升了矛盾纠纷的化解成功率,高达99%以上。通过这些措施,辖区从基层至整体区域的治安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居民的生活安全感显著增强。
一心为民服务
他们在多个地点设立了“110服务点”,以便群众能够便捷地报警和寻求帮助,此举显著提升了群众求助的便利性。这些举措切实地为民众的生活安全提供了保障,充分展现了服务人民的理念和宗旨。
您认为您所在的派出所能从茨坪派出所汲取哪些宝贵的经验?欢迎各位积极留言、点赞并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