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角落的老旧小区,设施问题长期困扰居民。内江市东兴区西林街道枇杷街13号的居民楼,就面临着老式水表计量不准确、缴费不便的问题。这些问题已持续多年,居民对此深感烦恼。
居民们的困扰
以往,枇杷街13号居民楼中的老旧水表问题频发。自来水公司依据总表计费,但总表记录的用水量与各户实际用水量常常不符。居民们不得不共同承担那些不明的额外水费,每月额外支出不少。此外,居民需指派代表逐户收取费用,随后再前往自来水公司缴费,这一过程既耗时又费力。以王姓大妈为例,她每次缴费都要多次催促邻居,往往因为少数几户未缴费而不得不推迟前往自来水公司的缴费时间。
此状况持续了较长时间,尽管之前已向相关部门进行了反映,但问题始终未得到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如同乌云,始终笼罩着该居民楼。
纪委监委介入
今年六月,形势发生积极变化。居民们借助“有事找纪检·急难愁盼帮您解”平台提出问题,东兴区纪委监委迅速予以关注。该机构将问题纳入工作日程,并迅速采取行动。东兴区纪委监委联合西林街道、区住建局等相关部门抵达现场,进行了细致的实地考察。他们耐心倾听每位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全面深入地掌握问题的根本原因。
困难所在
勘察过程中,诸多问题浮出水面。目前使用的自来水表为总表型式,管网及水表因长期未得到维护,显得相当陈旧。水表计量存在不准确现象,进而引发水费分配不均,加重了居民的负担。缴费流程繁琐复杂,缺乏便捷途径。然而,资金问题成为制约问题解决的关键因素。小区缺乏实施更换老式水表所需的项目资金,因此,老式水表至今未能得到更新。
解决方案出台
东兴区纪委监委为全面解决相关问题,特地组织了一次专题会议。与会者包括区财政部门、区住建部门、西林街道以及水务公司等多个相关部门。会议经过充分协商,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首先,枇杷街13号院将被纳入2024年的老旧小区“四网合一”改造计划;其次,东兴区财政局已预先拨款100万元,用于支持改造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确保工程有充足的启动资金,从而能够顺利进行并快速推进。
工程监督与优化
在施工期间,区纪委监委肩负起关键的监督职责。自工程立项起,至招投标、现场施工、工程质量验收,乃至资金拨付等各个关键步骤,均实施了严格的监督。旨在确保这一民生工程的高效推进,并防范贪污腐败、资金浪费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此外,区纪委监委还敦促区住建局与施工方持续改进施工方式,采纳科学合理的措施,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加快工程进度,并努力降低改造工程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经过两周的不懈努力,居民楼35户居民及商户的自来水智能表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
后续影响和纪检工作常态
东兴区居民的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面对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居民们不约而同地举起拇指表示赞赏。在改造水表的过程中,东兴区纪委监委积极响应居民意见,督促相关部门对小区的“飞线”、绿化和排污管道进行升级改造,并增设了照明设施和监控探头。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显著完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大幅提升。自今年起,东兴区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已常态化推进“有事找纪检”活动。他们通过院坝会、入户走访、“监督一点通”平台、“码上举报”以及张贴联系卡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收集民情民意。此外,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涵盖意见收集、事项办理、督促进程、结果反馈和接受评价等环节,形成了一个闭环的工作模式,致力于全面解决群众身边的难题。
关于纪检部门推动解决老旧小区问题的经验,是否适宜向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一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我们期待广大读者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对文章进行评论、点赞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