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的尹家柳沟村,护理员解相花接到系统自动通知,迅速赶至老人住所。此行动凸显了大场镇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中,成功实施“数字化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举措。
老龄化社会的挑战与应对
大场镇60岁及以上人口约1.64万,占总人口的逾30%。针对老年人独立生活或行动不便的难题,确保其安全及提升生活品质成为政府当务之急。为达成此目标,大场镇致力于推广物联网技术,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监控,实现了对老人的实时照护,有效减少了安全隐患。
数字化养老的具体应用
大场镇政府安装智能物联网系统,旨在监控60岁及以上低保家庭的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状况。该系统具备环境与健康监测、紧急联系及异常报警功能,便利亲属、监护人及养老工作者在线实时监督老人的健康及环境状况,同时确保护理数据的集中管理与同步更新。
智慧养老系统的运作机制
智能养老系统不间断监测长者动态,即时识别日常变化。系统对长者离床过久或异常滞留等异常情况迅速发出警报,确保护理人员及时介入。此隐蔽监护模式大幅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降低了护理工作压力。
智慧适老化改造的实施
大场镇对养老床位实施智能老化升级,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数据实时、高精度采集与传输至管理平台。同时,设立居家老年人健康数据监控中心。数据接口已对接数字乡村云平台,实现“一键图”实时展示目标人群定位、健康状况及预警资讯。
全过程智慧养老服务系统的建立
大场镇全力打造全方位智慧养老服务系统,涵盖家庭与社区各层面,已成功建立智能养老服务体系。养老院的智能化改造成效显著,成为战略实施的示范案例。自去年起,引入智能行走辅助设备和健康监测屋,有效满足了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并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免费健康评估服务。
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与效果
配备风险评估装备,涵盖跌倒警报器、非接触式健康监测器和智能围栏,同时集成养老院智能管理平台,确保入住者信息安全与家属安心。调用“小度小度”语音指令,即刻激活智能关爱系统,实现娱乐互动。智能技术显著提升老人生活的便利性和居住品质,助力护理人员提升工作效率。
未来展望与服务扩展
徐桂燕主任(大场镇便民服务中心、民政残联)透露,未来将利用智能技术促进家庭、社区与机构养老资源的高效整合,旨在为不同老年群体提供全面、多层次的服务,打造“智慧养老”品牌,以此提升大场镇养老服务质量。
在寻求数字养老模式创新发展的新方向,有哪些关键领域具备深层改进潜力?热切期待您在评论区贡献宝贵意见。同时,敬请点赞与扩散本文,助力更多人深入了解此新型养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