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举办了一场热烈的气象技能大比拼。活动现场,选手们或站立、或坐下、或趴地,甚至有选手“跑”动起来,各显身手。比赛不仅充满竞争,还深入探讨了气象行业设备检测准确性的保障问题,极具观赏性。

大赛概况

11月18日午后,2024年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及第九届全国气象观测职业技能竞赛决赛的装备技术保障环节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气象部门和相关单位派出的选手积极参与。在仅有的30分钟内,选手们需完成设备的调试和故障排除。竞赛精彩纷呈,选手们全情投入于激烈的角逐之中。这一赛事平台集结了全国气象领域的顶尖人才,众多选手期望借此机会展示自身实力,助力气象行业的发展。

本次大赛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与中国气象局共同主办,承办方包括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和四川省气象局。这种多主体合作模式凸显了赛事的显著价值和广泛影响,各方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力地推动了气象行业技能竞赛的进展。

技能考核重点

30 分钟内调试设备、排除故障!这场气象技能大比拼太燃了  第1张

本次竞赛中,设备检测的准确性成为技能考核的核心。为确保天气预报的精准性,数据支撑的可靠性至关重要,这便要求技术人员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识别并修复故障。所有参赛者在此环节均面临严峻挑战,任何微小故障的忽视都可能引发气象服务数据的误差。因此,他们必须具备卓越的专业水平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30 分钟内调试设备、排除故障!这场气象技能大比拼太燃了  第2张

在设备调试与故障处理的过程中,选手们的技艺得到了全方位的考验。他们不仅要对设备的工作原理了如指掌,还需具备应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在遵循严格规则的竞赛中,选手们需全力以赴,犹如侦探般精确定位问题,并迅速找到解决方案。

比赛项目新延伸

随着气象领域的进步,本次赛事的项目拓展呈现出新的趋势。比赛内容已从传统的地面竞赛拓展至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产品与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加入的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应用项目。

该系统集成了风廓线仪、毫米波测云仪、微波辐射计、气溶胶激光观测仪以及GNSS/MET等五种观测设备,并配备了一个集成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收集不同高度大气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等关键气象参数。这一功能显著提升了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服务的实效性。

四川省地基遥感系统现状

30 分钟内调试设备、排除故障!这场气象技能大比拼太燃了  第3张

自2023年底甘孜与红原的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四川省在相关系统建设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截至目前,该省已成功构建7套此类观测系统,另有2套正在建设中。这一成就体现了四川省在气象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不懈努力,持续引入新型气象设备,旨在获取更全面、更精确的气象数据。这一发展态势对提升四川省的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并在服务民生领域展现出正面影响。

大赛目的

30 分钟内调试设备、排除故障!这场气象技能大比拼太燃了  第4张

四川省气象局相关人士指出,期望通过竞赛活动激发基层气象工作人员深入钻研专业知识。在气象领域,基层人员是直接从事业务的一线人员,他们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气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水平。基层人员的持续进步是提高气象服务水平的关键。此类竞赛为基层人员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同时,参赛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了经验的交流与分享,进而推动整个气象业务向更高标准迈进。

竞赛结果公布

赛事紧张有序,每位选手均热切期待着竞赛的最终结果。结果定于11月20日揭晓。在经过一番激烈角逐后,选手们的辛勤努力将接受最终的评价。不论获奖与否,他们均在此过程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对于此类气象技能竞赛对气象事业推动力的程度,您如何看待?欢迎读者朋友们踊跃评论、点赞并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