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闵线的建设进程持续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最近传来的好消息,无疑彰显了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取得的两个重要进展。这些成果充分体现了上海交通建设正迈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天山路站主体结构封顶

上海嘉闵线13标段的天山路站主体结构已顺利封顶。该站位于天山西路与申昆路交汇处北侧,紧邻上海农科院西侧。近日,该站最后一块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标志着地下两层、单柱双跨的岛式车站主体结构正式竣工。车站全长达288.8米,标准段宽度为21.8米。这一成就具有多重重要意义。首先,它是13标工程的关键部分,包括天山路站主体结构、金运路站至天山路站盾构区间以及天山路站至虹桥2号航站楼站盾构区间的施工。此次封顶为后续盾构施工打下了坚实基础。其次,金运路站至天山路站盾构区间的首台盾构机“开拓者号”已成功吊装下井,目前正进行组装调试,待调试完毕后,将启动盾构施工。

上海市域铁嘉闵线 13 标天山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为后续盾构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第1张

天山路站,作为嘉闵线13标段的关键性站点,已成功完成封顶。这一成就彰显了上海交通建设者的智慧和不懈努力。站点封顶的完成,标志着嘉闵线工程向最终完工目标迈进了一大步。此外,该站点地处上海市域铁路核心枢纽——“三中心”项目附近,其封顶也象征着工程进度的重要进展。

七莘路站1区基坑封底

上海市域铁嘉闵线 13 标天山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为后续盾构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第2张

喜讯传来,另一施工标段取得重要进展。上海域铁嘉闵线17标七莘路站1区基坑封底工程圆满结束。该基坑位于顾戴路和黎安路之间,沿七莘路南北延伸,横穿黎康路及战斗河。1区基坑的最后一块底板已成功浇筑,标志着封底工作的顺利完成。此基坑专为地下三层、双柱三跨的岛式车站设计,长度29.7米,宽度介于23.2米至31.9米,开挖深度在30.5米至33.1米之间,土方开挖量达2.73万立方米,施工采用明挖顺作法。此次封底工程为车站主体结构的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施工团队在施工技艺上表现出色。七莘路站的重要性极为显著。事实上,该站点在嘉闵线全线路的布局中将承担极其关键的作用,涵盖连接、中转等多项职能。

嘉闵线基本信息

上海市域铁嘉闵线 13 标天山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为后续盾构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第3张

嘉闵线全长44.04公里,其规划区域和车站布局均极为完善。线路横跨嘉定、闵行两区,共设15个站点。从规模上看,嘉闵线是一项规模宏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列车运行速度最高可达每小时160公里。这一速度设计旨在确保嘉闵线投入使用后,能够高效地运送乘客。

上海市域铁嘉闵线 13 标天山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为后续盾构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第4张

嘉闵线在规划之初便处于核心地位。作为上海市域铁路南北主轴的关键线路,它贯穿嘉定新城、虹桥交通枢纽及闵行等区域,显著提升了新城间的人员往来和交通枢纽的换乘效率,极大地提升了出行便利性。

线路重要意义一

嘉闵线的建设凸显了其在交通枢纽中的关键地位。特别是它与机场联络线的无缝对接。在交通网络不断发展的当下,众多旅客需要在多条线路间进行换乘。一旦嘉闵线与机场联络线实现互联互通,虹桥枢纽的旅客换乘不便将得到显著缓解。

虹桥交通枢纽的持续发展促进了旅客数量的不断攀升,嘉闵线的完工无疑将有效缓解枢纽的客流压力。历史数据揭示,若交通枢纽缺少足够的线路支持,其客流集聚的压力常会导致旅客出行体验的恶化,而嘉闵线的投入运营有望显著改善这一现状。

上海市域铁嘉闵线 13 标天山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为后续盾构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第5张

嘉闵线承载着推动西上海经济增长的艰巨任务。便捷的交通条件往往是地方经济繁荣的关键。线路所穿越的各区域,无论是嘉定新城的建设进度,抑或是闵行地区的持续发展,都将因该线路的运行而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人员流动性得到显著增强,这一变化对商业领域来说,预示着客户数量的提升。同时,得益于交通的便捷,当地企业能够吸引更多人才,他们纷纷前来求职和寻求职业发展。

上海市域铁嘉闵线 13 标天山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为后续盾构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第6张

嘉闵线未来展望

嘉闵线部分路段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但前方道路漫长,未来面临诸多挑战。施工团队需保持高效施工节奏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上海市民及周边区域居民均急切期待嘉闵线全线完工并投入使用。一旦正式开通,它将显著改善上海的都市风貌,并进一步优化交通网络。

读者朋友们,针对嘉闵线建成后带来的影响,我渴望聆听您的观点:究竟是哪些站点周边地区将最先享受到经济繁荣的浪潮?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踊跃发表见解。另外,若您认为这篇文章具有参考价值,不妨给予点赞,并将它分享给更多的人。

上海市域铁嘉闵线 13 标天山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为后续盾构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第7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