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破败城中村,今朝华丽变身,即将迎来首批居民回家  第1张

石榴新村,昔日拥挤的城市村落,如今焕发光彩,呈现新面貌。自7月选房工作展开以来,该村的进展受到广泛关注。最近,记者实地走访了该村,目睹了这一城中村改造的典范,深切体会到居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渴望。

城中村的过去与现在

石榴新村始建于1950年代,坐落于繁华的新街口商务区附近,虽面临陈旧建筑和拥挤小巷,却形成了典型的城市村落风貌。罗先生回忆,昔日其住所为陈旧的砖木结构平房,潮湿狭小,毗邻密集的“握手楼”,阳光难觅。如今,石榴新村已完成全面改造,变身成为宽敞明亮的现代化住宅区,配备透水砖路面、完善的路灯、消防与安保系统,每户均拥有独立阳台,居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

居民的参与与期待

石榴新村改造实施过程中,居民积极参与。该工程采用居民全程参议的共建模式,涵盖政策制定和改造设计等多个方面。经过69次会议和70多轮方案修订,确保了改造后的居住环境品质。罗先生作为首位签约并选定的住户,热切期盼搬入新居。常阿姨及其邻里频繁相约,见证工程进展,她对新家的外观和便利的社交互动均表示满意。

现代化设施的引入

石榴新村改造项目着重美化外观并推动设施升级,严格依据国标选材,采用高级建筑材料,配置了双层中空隔音玻璃窗,运用保温岩棉和真石漆装饰外立面,每户配备电梯及太阳能屋顶。尤为突出的是全新改造的地下车库,可容纳百辆机动车,有效解决了停车难问题。引进的现代设施极大提升了居民的便利性和居住舒适度。

户型设计的多样性

石榴新村改造充分兼顾居民多样化需求。回迁住宅覆盖面积从20平方米至67.5平方米,每隔2.5平方米划分,共划分20个面积段和提供36种户型,适配各类家庭的居住空间需求。

城市更新的典范

石榴新村作为南京市居住区升级的标杆,摒弃了传统搬迁策略,采用了居民深度参与的协商共建机制,确保居民全程参与政策制订与设计改造。市建委相关领导强调,居住区升级是本市城市升级的四大模式之一,并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石榴新村的成功案例,为其他老旧小区的升级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经验。

未来的展望

石榴新村改造项目即将完成,预计至年底交付使用。A区含6栋建筑,层高在4至11层不等,新增住宅282套。B区两栋建筑正进入规划审批流程,新增住宅70套。此次升级将赋予石榴新村居民全新的居住感受,打造更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

社会影响与意义

石榴新村的整体改造升级提升了居民生活环境,并推动了周边地区的进步。经过翻新的石榴新村不仅提升了城市景观,亦为其他城中村改造提供示范。本方案以民众需求为导向,注重居民参与,广获社会赞誉和认可。

石榴新村正在经历蜕变,呈现了政府、民众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身影,彰显了城镇乡村现代化改造的远见和潜力。针对以公众参与、以人为本的改造方针,您有何见解?敬请于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并点赞及转发本文,让石榴新村的变革故事触达更广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