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区域间的合作已成为推动发展的关键途径。在泉州与三明的山海协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亮点众多。其中,不乏一些值得特别关注的数据和成果。
协作的整体成果
泉州与三明今年实现了山海协作的深化。据统计,两市今年共签署了42个产业协作项目,总投资额高达113.9亿元。在省级山海协作签约项目推荐中,泉州和三明共有36个项目入选,总投资额为87.5亿元,位居全省首位。这一成绩充分展现了两市在协作发展方面的强大动力和积极进取的态度。此外,根据市发改委的消息,在双方的精诚合作下,取得的成果备受瞩目。
省发改委发布的首批项目名单中,两市合作项目格外突出。其中,共有32个项目入选,总投资额高达170.1亿元。这两个项目在全省范围内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投资规模都位居首位。这一现象充分展现了两市在区域合作中的核心作用。
聚焦的发展方向
泉州与三明在策略选择上展现了智慧。近年来,它们充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共同向山海协作融合发展的目标领域发起挑战。在产业协同、项目联动、园区共建、民生共享四个关键领域,两地协同推进。这种全方位的发展战略,无疑将加速两城合作的步伐。这四个领域涵盖了经济至民生的多个层面,显示出两市正致力于全方位的协同发展,而非局限于某一单一领域的合作。
具体来看,这种发展路径是双方资源整合的最佳策略。以泉州在特定产业领域的优势为例,可以与三明的资源优势实现有效结合。通过项目合作,双方的优势得以互补,从而显著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益,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将从中获益。
项目合作的进展
两市间的合作项目展现了双方协作的显著成果。在省发改委发布的首批项目名录中,合作项目进展流畅。其中,17个项目已启动或计划在本年底前启动,另有15个项目正在迅速推进前期准备工作。此外,项目储备库的建设进展同样值得关注。今年入库的项目共计119个,总投资额达210.6亿元,其中74个项目已启动或即将启动,而45个项目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前期筹备。此类项目的推进步伐兼顾了短期内的具体行动与长期的规划部署。
数据显示,两市对项目合作的关注度显著,这一合作环节是山海协作整体进程中的核心。它涵盖了从规划到实际实施的全部流程。在此过程中,项目的高频开工和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反映了泉州与三明两市在推动山海协作项目上的不懈努力。
园区共建的成效
园区共建成为两市合作成效的展示平台。泉三高端装备产业园已形成相当规模。该园区吸引了24家企业达成入园协议,其中13家企业已投入生产运营。这13家企业累计实现产值7.5亿元,并缴纳税收2000万元。这一成就无疑是园区取得成功的显著标志。
产业规模固然重要,但人才与科技的同步发展亦不可或缺。中国机械总院海西分院已正式在泉州投入运行。目前,该分院已成功引入四个科技产业团队,并吸引了50余位科创人才加盟。科创人才的加入无疑将显著提高园区的科技水平。展望未来,园区在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科技竞争力有望实现显著提升。
民生共享的成果
在民生领域,合作态度明确。两市学校间形成了广泛的对接机制。泉州市与三明市共有63所和75所学校分别建立了对接关系。这一举措对于推动教育资源交流和共享至关重要。教育作为未来发展的基石,此类对接对提高两市教育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民生共享亦表现在旅游与疗养领域。两市联合推出了五条山水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为旅游资源整合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此外,共有1669人参与了跨市疗休养活动。这种跨市疗休养模式是民生共享的创新实践,旨在让两市居民共同享受不同城市的资源与福利。
未来的展望与疑问
泉州与三明在山海协作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未来还需持续发挥各自优势,应对潜在挑战。在未来的山海协作中,深入挖掘两市的资源潜力,尤其是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深度,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比如,在数字经济领域,两市能否实现更多数字产业项目的合作?我们也期待广大读者积极参与互动,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如若您认为本文具有价值,不妨点赞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