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内主要航道水位处于紧急状态,多数区域的水位已降至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以下,目前正面临严重的枯水问题。这一状况不仅可能导致船舶搁浅和航道拥堵,还对关键民生物资的运输构成威胁。当前形势迫切需要得到改善,湖南省水运事务中心已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一挑战。
枯水威胁航道通航
当前,省管干线航道水位下降已成为一大严峻挑战。在众多地点,水位已逼近最低通航水位,这一现象并非孤立。多个地区普遍存在此类问题,大型船舶在此情况下极易搁浅,进而阻塞航道。过去已有船舶在低水位区域搁浅,导致后续船只无法正常航行,货物运输延误,各方均遭受损失。若不解决这一困境,将对全省物资交流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之一是干旱的气候。由于降水持续不足,导致江河水量显著减少,而河流构成了航道的基础。据数据显示,近期主要航道水位持续下降,同比降幅显著,若状况未得到改善,航运将面临停摆的风险。
沅水航道率先行动
沅水航道的响水坎航段被誉为“湖南第一险滩”,其情况极具代表性。自10月18日起,益阳航道事务中心对该航段采取了紧急措施。他们成立了专门的公益助航工作组,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该工作组派遣了两艘助航拖轮和两艘趸船,确保全天候不间断的值守。以11月13日为例,一艘拖着“公益助航、民生助航、平安助航、廉洁助航”横幅的拖轮,正在协助一艘困难货船。截至11月13日,累计助航船舶已达267艘,各类船只的数量均有明确记录,例如油船有28艘,煤船有75艘。
该航段的制度支持持续优化升级。已实施“签单发航”机制,旨在严格规范航行现场秩序,并优先确保运输电煤、石油等关键物资的船只顺利通过助航水域。同时,加强巡航作业,确保响水坎航段每日进行一次巡查,测量浅滩水深,并调整标志布设,以保障航行安全。
湘江文泾滩的挑战
文泾滩位于湘江流域,其航道成为通航的“瓶颈”。当前,该区域的通航尺度有限,航槽流速迅猛,船舶通行遭遇极大困难,效率低下。11月11日,四艘助航船舶“湘益阳救拖006”、“湘救锚6号”等抵达文泾滩,此举标志着公益助航在该航段的正式开启。
长沙航道事务中心在确保物资运输方面投入了大量努力。该中心派遣了四艘助航船,全天候驻扎在滩头进行值守。对于遇到困难的过往船只,中心提供免费公益助航服务。随着湘江进入枯水期,他们迅速推进文泾滩战枯保通工作,并及时启动了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机制。在航道巡查和水深探测方面,他们积极采取行动。此外,他们还进行了应急疏浚,优化了航标配布,并及时提供了水情信息,指导船舶合理配载和安全航行。
其他应对措施
各部门的应对措施不仅限于公益助航。在枯水航段,根据需要,将实施一系列针对性更强的措施。例如,实施禁航、限航、减载等策略。这些措施均基于实际水位和航道状况制定。限航标准会根据河流及航段的不同而设定,减载措施亦然。一旦航段水位降至特定水平,将限制船只的载重,或禁止特定类型船只通行。
相关部门积极深入至核心企业。他们积极调研电煤、石油等民生关键物资的水上运输需求。此举旨在从根本上确保物资运输的安全与顺畅,依据企业实际需求合理配置航运资源,以避免资源浪费及企业利益受损。
资源投入的意义
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至关重要。无论是公益助航的拖轮,还是趸船,抑或是各工作专班成员,他们的努力旨在确保全省物资运输体系顺畅运作。一旦省管干线航道出现瘫痪,将波及全省众多企业的日常运营。特别是电煤运输的中断,将使发电企业面临无煤发电的困境,进而影响民众的日常生活用电。成品油运输的受阻,将牵连交通和工业等多个领域。而粮食运输一旦受到影响,将直接关系到民众生活的安定。
据数据统计,若航道出现瘫痪,每日由此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难以估算。鉴于各类物资的运输规模及所涉及的上下游产业链,损失可能高达千万元。此外,这尚未包括对民众生活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
未来的展望</u>
长沙航道事务中心声明,他们将持续对关键浅滩航段进行管理和维护。未来,航道疏浚与应急抢通将是工作的重点。然而,公众对持续干旱条件下这些措施能否根本解决问题存在疑虑。期待相关部门积极探索新策略,例如与气象部门合作,提前预测和调节水量。同时,公众在关注中心工作的同时,也应从自身做起,如节约用水等。欢迎读者在评论区点赞、分享本文,并就相关想法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