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安区龙潭小区居民普遍感到困扰,该小区的垃圾问题日益严重。由于垃圾房空间有限,垃圾桶不得不露天摆放在通道两侧,导致垃圾堆积如山,恶臭四溢。这一现象无疑加剧了小区的痛点。
小区垃圾现状堪忧
龙潭小区坐落于沪太路与灵石路的交汇处,该小区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属于老旧住宅区,拥有超过一百栋住宅楼。小区内缺乏专业的垃圾清理人员,居民们需自行对垃圾进行分类,并亲自搬运至楼下的投放点。该投放点设于小区出口通道,此处露天堆放大量未加盖的垃圾桶,垃圾堆积过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这些垃圾桶散发的浓烈异味使得居民在出入小区时不得不捂住鼻子快速通过。
小区居民众多,达3000户以上,每日生活垃圾产出量颇为可观。然而,小区设施老旧,空间狭窄,垃圾房容量不足,难以承载如此大量的垃圾,进而造成了当前的不佳状况。
居民感受遭罪
徐阿婆等居民深受其扰。他们每日必经的通道弥漫着刺鼻异味,这些垃圾散发的气味不仅冲击着他们的感官,还可能对健康构成威胁。在小区通道中,居民们无处可避,垃圾的异味成了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霾。
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干扰,原本宜人的小区环境因垃圾问题恶化,居民心情随之变差。他们出入变得格外谨慎,甚至尽量避免外出,以免遭遇令人不适的气味。
实地探访情况
记者实地走访了该小区,对灵石路出口通道旁的垃圾房进行了观察。该垃圾房外摆放着两排黑色垃圾桶,其中许多垃圾桶敞开,垃圾几乎要溢出。鉴于这里是车辆和行人进出频繁的主要通道,人流量大。过往行人多数表情痛苦,急忙用手捂住鼻子,加快步伐通过。
通道两侧堆积的垃圾景象显得格外不协调,与现代城市建设的持续进步形成鲜明对比。此类状况在文明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不相称,严重违背了城市文明的形象。
居委会和物业回应
记者针对此状况,向小区居委会及物业管理处进行了反映。居委会对此作出了解释:由于小区面积广阔且居民众多,导致垃圾产生量较大。然而,小区设施较为陈旧,尤其是垃圾房空间不足,位于通道处。
客观而言,这一现象凸显了小区当前所遭遇的困境。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满足众多居民对垃圾处理的多元化需求显得尤为棘手。在这种背景下,老旧小区的改造升级进度遭遇挑战。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
改善措施将进行
居委会宣布将与物业管理机构携手提升垃圾箱房的日常监管力度,确保该区域环境卫生得到维护。同时,居委会计划动员志愿者队伍,以维护现场秩序,并指导居民规范投放垃圾。
若这些措施得以有效实施,至少能在某种程度上对当前状况有所改观。以志愿者引导为例,居民在投放垃圾时将更加规范,从而降低垃圾暴露在外、散发出恶臭的可能性。
长远规划拟征询
小区拟对居民进行意见征集,并计划对现有的垃圾房进行改造和扩建,以增加其储存能力。若此项目得以顺利实施,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垃圾造成的扰民问题。
小区居民普遍对此表示欢迎,但征询意见时可能遭遇异议。确保居民意见一致,确保改扩建项目顺利进行,是接下来的关键任务。在此,我们向读者提问:针对老旧小区垃圾处理这一难题,您认为有哪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欢迎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踊跃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