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省鲁山县仓头乡仓颉广场,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周遭常响起起伏有致的戏曲声,配以二胡的旋律与梆子的节奏,成为当地老人自遣心性的“戏曲舞台”。虽非职业演员,这些自发组成的“微型剧团”成员,对传统戏曲的深情与坚持,将乡村广场渲染成富有文化气息的空间。

老年人的戏曲热情

该“微剧团”成员主要系邻近戏曲迷,年龄跨度介于60至80岁。他们常在此集结,吟唱曲目,丰富其生活。虽衣着简朴,妆容却细腻,体现了对戏曲的敬意。无论京腔的委婉动听,越剧的醇厚浓郁,还是豫剧的铿锵有力,老者们均能流畅演绎,动作招式显技艺精湛,唱功抑扬顿挫,极具感染力。

河南一老年微剧团,平均年龄超 60 岁,却引得百人围观,原因竟然是……  第1张

广场上的文化盛宴

仓颉广场充当老年戏曲表演及居民休闲活动的双重空间。每逢“微剧团”演出,邻近数十至上百居民皆集聚观赏。戏者唱、歌者吟、奏乐者伴、舞者翩,广场洋溢着喜悦与欢声。此类民间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亦成为乡村文化建设重要环节。

传统戏曲的魅力

戏曲艺术节奏平缓,尤为适宜老年人士练习。于此人群而言,演艺戏曲不仅是休闲之选,更是全面的身心锻炼。他们组建了微信群,定时相聚演绎,让生活增添了乐趣。戏曲爱好者刘国强喜悦表示:“我们的自娱自乐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亦是一种全面锻炼方式。”

乡村文化建设的成果

近期,仓头乡积极筹措资金,搭建了游园广场、“口袋公园”等20余处场地,文明创建和“五星”支部创建宣传标语广泛分布。依托这些场所,居民常举办文艺演示、理论普及、安全与法律知识宣传等多样化活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此类文化设施建设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才艺展示的舞台,也赋予了乡村文化新动力。

老年人的精神寄托

戏曲对这群长者而言,不仅是娱乐,更是心灵的依托。在舞台上,他们不仅强健了体魄,亦觅得了生活之趣。每当他们在公共场所展示,便吸引各年龄层观众瞩目,从稚嫩的孩童至满头白发的长者,无不沉醉于这门古老艺术的魅力。此自发性的文化行为,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亦对乡村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传统文化的传承

这些老年自发性团体与演出活动,彰显了对戏曲及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传承。他们在广场上的每场演出,均是对传统戏曲推广与普及的实际行动。他们的努力促使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戏曲产生兴趣,从而在乡村中赋予这一文化以新生。

乡村文化的新气象

在乡村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下,仓头乡的仓颉广场已演变为该区域的文化枢纽。广场上汇聚了众多文化活动,并营造出深厚的文化气息。老年人群自发组织的节目和活动为乡村文化建设增添了新鲜动力,有力促进了乡村文化的焕新。

您认为,何种形式的乡村自发文化活动在文化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敬请于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期待您的点赞与文章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