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成都市大邑县传来重大消息,标志着四川省首次出口冰鲜/冷冻虹鳟鱼至新加坡。这一事件无疑为四川水产界开辟了新的篇章,引发了对其未来发展的广泛期待。同时,这也预示着四川水产业迈向国际市场的崭新旅程。
虹鳟鱼出口首航

11月11日上午,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来临。132件冰鲜/冷冻的虹鳟鱼被装载入冷链车辆。这些鱼类产自大邑县。当天的目标地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随后它们将直飞新加坡。新加坡的消费者将在12日享受到这新鲜的“大邑造”虹鳟鱼。这标志着四川虹鳟鱼迈向国际市场的关键步伐。此举象征着四川水产品质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并开启了新的市场机遇。
首票出口顺利实现,这一成果的取得,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一事件对当地水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预示着未来可能吸引更多国际订单及发展机会,同时也为养殖户们指明了新的市场前景。
海关助力
锦城海关,作为成都海关的一部分,在此次虹鳟鱼出口任务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四川产大邑造”首张冰鲜/冷冻虹鳟鱼出口单顺利执行,海关特别设立了便捷的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出口虹鳟鱼享有优先查验和快速获取出口证明的待遇。这一措施显著提高了通关效率。在全球化贸易中,通关速度对货物的保鲜度和抵达消费者手中的时间有着直接影响,锦城海关的这一行动确保了虹鳟鱼能以最快的速度送达新加坡消费者。
政府部门通过设立绿色通道,彰显了对地方产业扶持的力度。此举不仅助力企业实现出口顺畅,还在流通环节中显著减少了时间与成本,进而提升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冷链运输保障
在此次虹鳟鱼出口运输中,冷链车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此次订单总量达4吨,由于飞机舱位所限,无法实现一次性发货,因此必须分阶段进行生产和发货。冷链技术的应用确保了虹鳟鱼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品质。通过采用科技冰和泡沫箱相结合的保温措施,箱内温度得以稳定在4摄氏度。这种运输模式有效地将从生产到消费者餐桌的时间缩短至48小时以内。
生鲜产品国际贸易中,冷链运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保障了产品质量,更是产品能否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认可的关键因素。此次虹鳟鱼出口在冷链运输方面的成功,为其他企业出口生鲜产品树立了榜样。

海光食品的努力
成都市海光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大邑县王泗镇,是此次出口虹鳟鱼订单的来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沈明国就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海光食品在确保产品新鲜度方面投入了大量努力。该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敏锐地洞察到四川虹鳟鱼养殖的丰富资源和巨大市场潜力。
海光食品积极应对市场动态,专注于出口鳗鱼业务,在去年及今年表现显著。据预测,今年营业额将达7000万元人民币。展望明年,公司计划增加虹鳟鱼的出口份额,预计营业额将突破2亿元人民币。这一经营策略的调整充分展现了企业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把握能力。
四川虹鳟鱼产业潜力
据数据表明,四川地区以虹鳟鱼为主的鲑鳟鱼类年产量大约在1000吨上下,位居全国第五。然而,过去这些产品主要在国内销售,国际市场的潜力尚未被充分开发。此次出口的尝试显示出国际市场的广阔空间。企业已洞察这一商机并开始采取行动,这对四川虹鳟鱼产业整体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若企业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优化养殖手段、拓宽销售网络,四川虹鳟鱼产业有望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为地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未来展望
海光食品对未来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2024年全省水产工作要点》中,明确了全年渔业经济总产值力争突破750亿元,并着重发展水产品出口产业。这一政策让海光食品对未来充满信心。
计划于明年启动建设一家虹鳟鱼配套养殖基地,同时在大邑加工厂的第二期工程中打造一条专用的虹鳟鱼生产线。依托“四川产·大邑造·全球供”的商业模式,海光食品公司致力于扩大并强化四川水产品的加工出口产业。若此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对于四川水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将具有重大意义。读者朋友们,您认为海光食品能否实现这一目标?欢迎发表评论,参与互动,并请点赞及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