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日岛周边海域竟隐藏着这样的秘密  第1张

南日岛以其独特的海产品晒制景观闻名,该地山海资源充沛,尤其是海鲜晒制工艺颇具吸引力。此地海水环境优越,滋养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此外,还享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美誉——“南日鲍”。

福建南日岛周边海域竟隐藏着这样的秘密  第2张

南日岛丰富海产资源

南日岛海域海水盐分含量较高,且水域深广,潮流顺畅,这些条件为众多海洋生物营造了理想的生长条件。其中,“南日鲍”作为我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正是这一地区的特色产物。得益于丰富的海洋资源,南日岛被誉为“海上鲍鱼之乡”。每到农历十月,周边海域各类海产品的产量达到峰值,从虾类到鱼类,再到贝类,种类繁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充足的海鲜晒制原料。这些丰富的海产资源,为莆田人带来了“海鲜自由”的生活享受。

福建南日岛周边海域竟隐藏着这样的秘密  第3张

南日岛周边海域鱼类资源丰富多样,仅需半小时航程即可捕捞到乌鱼、带鱼、鳗鱼等逾四十种鱼类。其中,部分渔获流入市场,而另一部分则被加工成干货。

多彩的海味晒秋

南日岛在适宜的季节,总会呈现一场海味“晒秋”的壮观景象。当地居民在阳光灿烂、海风和煦的日子里,纷纷将各类海产品搬至海边晾晒。岛上居民的阳台与院落成了晾晒的阵地,紫菜、马鲛鱼、油鳗、海虾等在阳光下晾晒。充足的阳光与适宜的海风相得益彰,加之岛上从事海产干货批发的家庭晒场规模宏大,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以西高村陈玉妹家为例,其晒场上铺满了数十张绿色的晒网,各式干货琳琅满目。

晒制海产品不仅是一种传统的保存手段,而且在南日岛上,它已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这一习俗承载着当地居民的文化和传统。在晒制过程中,鱼虾得以充分晒干,同时其营养价值也得到了有效保留。

特色紫菜产业

南日岛三墩海域,海面上铺展着如黑色绸缎般的紫菜。这片海域的菜园被划分成一块块网格,紫菜紧贴网绳,随潮水起伏摇曳。首批采摘的紫菜经过清洗与晾晒,变成了备受青睐的“头水”紫菜。这种紫菜质地柔嫩,海味浓郁,深受消费者喜爱。它不仅是南日岛海洋产业的一大特色,带来了经济效益,也提升了南日岛在海鲜市场的知名度。

岛民擅长将紫菜进行烹饪和加工,其中,庄嫂以自家晾晒的紫菜制作出香脆可口的紫菜酥条,这一行为凸显了紫菜在岛民饮食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的显著地位。

岛上的四季收获

南日岛风光旖旎,四季分明,物产丰饶。地瓜、花生、蛏、鱼虾、紫菜、海带、鲍鱼等海陆产品轮番上市。岛上居民的生活因此既充实又幸福。这些丰富的物产装点着岛民的家宅,年复一年,成为南日岛独有的生活画卷。每一项产出都与岛民的生活紧密相连,既可自给自足,也可投入市场。

岛民生活节奏及劳作内容随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这些季节性物产不仅丰富了岛民的生活,还构成了他们经济及营养的关键支柱。

南日岛的秋末景致

南日岛在秋末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当夜幕降临,海面仿佛披上了一层蓝色的滤镜。此时,游客可前往月亮湾金滩欣赏日落美景,亦或是在福鲍沙滩嬉戏捡拾贝壳。东户码头附近的晚潮常常带来丰富的海产品,偶尔还能在浅滩的石头后面发现海胆。这些独特的景色和愉悦的体验,凸显了南日岛在秋季的独特魅力。

南日岛在秋末之际,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更让当地居民为之陶醉。这里宛如被上天特别宠爱,海与陆的交融,共同编织出一幅幅独特而迷人的风景画。

渔旅融合新发展

近期,南日岛着手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即着力发展文旅产业。该岛依托国家级海洋牧场、全国性游钓基地以及全国“和美海岛”的丰富资源,积极推动渔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以及风能和渔业的结合。通过实施绿化工程、修缮民宿、推广研学旅游以及举办各类赛事等活动,南日岛构建了一个“近者欢悦,远者向往,主客共享”的文旅新生态。这一转型不仅让南日岛在渔业领域扮演主角,也在旅游文化领域逐渐崭露头角。岛上居民在传统渔业的基础上,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并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南日岛所呈现的多样且独特的生活方式与进步模式,是否也引起了你的兴趣,让你渴望亲身体验?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同时,不妨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以传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