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合肥举办了全国渔业科技工作座谈会及国家渔业科技创新联盟2024年度会议。肥西县荣幸地成为此次会议的观摩焦点。会议集中展示了肥西县在渔业科技领域的丰硕成果,这些成果不仅蕴含着无尽的技术探索潜力,更承载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会议背景

10月22日,全国渔业盛会于合肥召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吸引了众多行业精英汇聚一堂。肥西县作为观摩地之一,脱颖而出,显示出其在渔业领域的卓越成就。肥西县借此全国性平台展示自我,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这一举措标志着渔业交流与发展平台向地方延伸,为全国渔业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契机。此类大型会议的选址,往往经过深思熟虑,合肥及肥西县在渔业领域的崛起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肥西县凭啥成为全国渔业科技工作座谈会的焦点?  第1张

肥西县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此举无疑将吸引更多关注于当地渔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外部资源的引入。肥西县本身就拥有一个完善的渔业发展体系。这一体系得益于政府的精心规划、企业的积极参与以及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最终实现了这一成果。

杰与祥水产养殖

安徽杰与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举办了观摩会。该公司是当地渔业领域的佼佼者。其核心产业稻鳖综合种养面积达720亩,年亩产优质水稻1800斤(再生稻),这一数据相当可观。公司致力于鳖类苗种繁育、生态龟鳖产业化以及稻鳖综合种养等领域的科技突破。在中华鳖苗种繁育方面,公司持续投入大量资源,为鳖产业的种苗基础打下坚实基础。该公司的稻鳖综合种养模式成为生态效益平衡的典范。

该公司不仅彰显了其业绩,更是肥西县科技助力渔业的生动体现。其成长与科技创新的投入紧密相连,巨额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到研发中,成功研发了一套适应本地水域及市场需求的生产模式。这一模式对肥西县渔业科技化转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观摩会分区

观摩会分为渔业发展展示区、美食品尝区以及企业展区。渔业发展展示区是外界了解肥西县渔业的重要窗口,涵盖了从县域渔业发展模式到企业技术创新的全方位展示。在此区域,参观者可以迅速获得对肥西县渔业的全面认识。而美食品尝区则充满了令人惊喜的体验。

肥西县特色美食种类繁多,包括以肥西大米为原料的手工锅巴、绿全糖猕猴桃、丰乐酱干、飞菲小龙虾以及太秋甜柿等。这些美食深受与会者喜爱,极大地挑动了他们的味觉。同时,企业展览区全方位展示了肥西县渔业相关企业的成果,成为展现肥西县渔业多元化发展的窗口。

特色企业风采

在观摩会上,肥西地区的多家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其中,红嘉观赏鱼公司以其独特的养殖技术和卓越的观赏价值吸引了众多目光。该公司生产的观赏鱼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对丰富肥西县渔业品牌的文化内涵起到了积极作用。达维水产在上午的展示中,鳜鱼繁育和饲料驯化成果显著,彰显了其科技创新的实力。此举为鳜鱼养殖产业的高效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万丰稻虾米采用绿色无污染的种植技术,并富含高营养价值,充分展现了肥西渔业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科技实力。这些企业的成果充分反映了肥西县渔业产业链在多个层面和角度的技术进步,生动地描绘了肥西渔业创新发展的景象。

肥西渔业成果

肥西县渔业发展成果显著。该县拥有养殖水面10.5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达6.8万亩。年产量约为4.3万吨,渔业总产值高达24.3亿元。这一成绩得益于其体系化的发展战略。肥西县荣获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全省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先进集体等荣誉,这些称号体现了官方对其渔业发展的肯定。

肥西县在环保与新型发展模式方面,致力于生态渔业振兴。已成功改造7260亩绿色养殖池塘,建立了28个尾水处理技术示范基地,尾水处理达标排放率达到了100%。这些举措为渔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稻渔综合种养发展面积已达20.6万亩,并取得了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场等显著成果。

未来展望

肥西县渔业发展注重科技与生态的双重驱动,致力于构建现代渔业发展的新典范,以促进乡村振兴。在强化渔业科技方面,将持续提升水产种苗的繁殖技术,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并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在产业链延伸和渔业增值方面,将继续深化品牌培育和渔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渔业领域已拥有24个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未来,这一数字预计将持续增长。

肥西县的渔业正迎来迅猛发展,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探讨肥西县渔业成功经验时,我们不禁思考,其他地区能否借鉴其发展模式?诚邀大家踊跃留言、点赞并转发此篇文章,共同探讨这一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