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徐汇滨江新设的专为宠物设计的“停狗处”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一举措体现了对宠物友好的新趋势,同时也成为了公众争议的焦点。
“停狗处”现身徐汇滨江
徐汇滨江周边商家设置了“停狗处”,该设施呈红色苹果形状,配备三个类似骨头的栓狗把手。自设施投入使用以来,吸引了众多目光。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徐汇滨江以宠物友好闻名,拥有众多猫狗。自8月开业起,商家便在装置上安装了把手,类似设施遍布多处,旨在推广宠物友好理念。此举是商家努力打造和谐商业区的举措之一。
众多市民已察觉到这一转变。其中,部分人认为这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正面信号,并戏称“唯有上海”。这种看法反映出公众对于城市宠物友好型设施建设的期待之情。
设施看似贴心
设施本身颇具人性化设计。对于宠物主人而言,在徐汇滨江漫步时,临时寄存宠物成为可能。若主人需就近购物或稍作休息,可轻松将牵引绳系于把手,实现“停狗”。此外,这一举措在众多宠物爱好者看来,彰显了城市对宠物包容度的提升。
然而,这一设施可能并不适宜部分宠物。每只宠物都拥有其独有的性格和习性,例如,部分宠物可能患有分离焦虑症,而有些则较为敏感,易受压力影响。将它们单独系于户外,可能会对它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性遭到质疑
关于“停狗处”的实用性,部分人士持有质疑态度。从安全层面分析,这种开放式的设计存在不少潜在风险。狗狗过于接近易引发打斗,若主人未妥善拴绳或牵引绳意外脱落,狗狗有跑失的可能。此外,与照片所示不同,实际装置并未标注“停狗处”等字样,易造成混淆。
众多实际参与遛狗的市民普遍表达出诸多担忧。尽管设施设计初衷良好,然而出于对宠物安全的考虑,他们并不愿意使用。例如,一位年轻男性仅限于使用部分功能,且坚决不让宠物在户外使用食盆。
不同市民看法各异
遛狗者的看法各有不同。部分男士认为,尽管设施完善,但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使用时需谨慎。另一方面,穿着白上衣和粉色短裙的女孩则从宠物的性格特点来考虑问题。对于性格温和的宠物,这些设施或许适用,但对于患有分离焦虑症的宠物来说,则可能并不适合。
多样的见解揭示了人们在宠物照料方面持有不同的思考维度。宠物主人倾向于关注宠物的健康状况,他们对宠物的习性有着深入的了解,因此在使用相关设施时表现得尤为小心谨慎。
专家指出问题所在
王家樑强调,此类仅限拴狗的设施既未对人类亦未对犬类负责。犬类作为社会化动物,一旦在人流密集的区域脱离主人,往往承受心理压力,甚至可能引发极端行为。以徐汇滨江为例,该地商业繁荣,人流量众多,犬类单独置身于此类环境中,无疑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他还提出了一个建议,即若商家确实打算为宠物设立临时的寄养地点,则应配备带有锁的犬舍。这一建议基于狗的领地性,旨在为它们提供安全感。此建议是从宠物心理需求等专业知识角度出发制定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城市宠物友好发展之路
徐汇滨江的“停狗处”事件并非孤立事件,这一现象揭示了城市在推进宠物友好型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挑战与深层次思考。商家们渴望构建一个对宠物友好的环境,然而,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并未全面考虑宠物及其主人的实际需求。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不禁要深思:如何实现既满足人们对宠物的喜爱,确保宠物拥有适宜的活动与休息空间,同时保障宠物健康安全,并确保公共生活不受干扰?我们诚挚邀请大家参与讨论。若您认为本文具有价值,请点赞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