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盐城市响水县迎来重大事件。在“碳路先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该县展示了其独特的发展规划与显著成果。这些成果涵盖了从经济结构调整至生态环境优化,以及民生改善等多个关键领域,引发了广泛关注。

响水的地理位置与战略意义

响水锚定目标,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碳路先锋’  第1张

位于盐城北部的响水,被誉为该市的“北大门”,地处长三角城市群的最北部,其地理位置极为显著。该地北靠与黄海相连的灌河,因当地独特的水文条件而得名响水。这一地理优势为该地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作为关键节点城市,响水在促进盐城乃至周边地区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此,响水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战略布局。

响水市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与一系列发展战略相融合。该市秉持“绿色转型海河联动一体发展、民生优先”的战略方针,致力于成为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先锋。这一目标并非空洞,而是基于对自身定位的精确理解,清晰认识到自身在区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经济发展的聚焦方向

响水在经济发展上具有明确的战略定位。该县集中力量发展工业、推进乡村振兴以及促进融合发展。在工业领域,构建了“2+3+3”的现代产业体系,并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193亿元。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响水在工业领域的坚实基础。

在乡村振兴及融合发展领域,响水县投入了极大的努力。该县致力于海洋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对海洋新能源产业进行了战略布局,包括加速推进新型储能和储能电站等项目的建设。同时,还计划建设多个产值达百亿的产业基地,例如百亿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和百万吨级海洋装备产业基地等。

生态环境相关举措

在发展进程中,响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今年,该地区持续推动低碳、减排、绿化和经济增长,力求实现“双碳”目标。目前已建成133.6公里的生态河道,绿化覆盖率在建成区达到了41.1%。

以构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宗旨,响水县持续推行生态优化与环境保护措施。这些成效显现了该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坚定意志,不仅提升了本地居民的生活环境,还吸引了外部投资和目光。

民生福祉的增进

响水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近期,财政资金中超过80%的部分被用于民生领域,总计投入近90亿元,支持了83个民生项目的实施。这一比例和金额充分展示了响水在民生投入上的显著力度。

一系列措施有效提升了民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人民群众真切地体验到了环境质量的改善,诸如更加美丽的公园、更加整洁的街道。此外,众多民生保障政策得以真正实施,进一步温暖了民众的生活福祉。

企业发展与扶持政策

响水市高度重视企业成长。该市针对企业发展的多个维度,精心制定了多项策略。其中包括:力争在年内新增3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100家以上的省级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

对企业在绿色发展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实施“一企一策”进行绿色评价和补差,截至目前,已培育出18家市级及以上绿色工厂,这些举措有力推动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交通物流的发展规划

响水地区在交通物流领域制定了专属的发展计划。该计划以盐城港响水港区为中心,致力于推动现代物流园区及小蟒牛作业区码头二期等关键项目的建设。

高港河拟建海河联运区,若规划得以实施,响水将致力于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东向出海的重要门户。此举对于提高响水作为区域交通枢纽的地位,促进其贸易及对外交流具有深远影响。公众对响水的发展项目抱有较高期待。您认为响水能否在未来顺利实现这些目标?欢迎点赞并分享此文,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