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社会,城市交通的文明程度成为衡量城市形象的关键指标。青少年投身于交通文明建设,成为这一领域一道既特别又温馨的风景。就在10月26日,长沙上演了一幕充满正能量的感人故事。
活动背景
交通文明构成了社会文明的关键要素。近期,长沙地铁网络持续扩大,地铁已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选择之一。但与此同时,地铁内亦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现象,诸如不按序排队候车、在电梯间嬉戏打闹等。为改变这一现状,岳麓区第一小学2208班的同学们踊跃投身于地铁文明劝导的实际行动中。此举不仅有助于优化地铁的文明环境,而且对于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亦大有裨益。
小学生们难得地拥有了这样的实践机会,他们离开校园,踏入社会,通过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积极影响,成为了文明的使者。
知识讲座
长沙地铁6号线湖南工商大学站,活动正式启幕,一场关于地铁文明和安全乘车的讲座吸引了众多目光。地铁站工作人员精心策划,讲座内容丰富实用。他们详细介绍了购票方式,包括自助购票机的操作步骤和选择票种的方法。同时,安检环节同样受到重视,工作人员强调安检对乘客安全的重要性,并解释了接受安检的必要性,同时列举了禁止带入站内的物品。
电梯使用时需特别注意相关事项,这一点往往被众多乘客所忽略。工作人员特别强调,在电梯内应保持稳定,紧握扶手,避免奔跑和嬉戏,以保障个人及他人的安全。此外,排队候车的“三部曲”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包括有序排队、先下后上、不跨越黄线等规定,这些都是营造文明有序地铁环境的基础。同时,学生们在讲座中学习了地铁服务礼仪,认识到地铁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讲座中的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通过安全知识问答活动,加深了他们对文明乘车、安全出行的认识,这一意识已深深植根于他们心中。
现场体验
讲座结束之后,同学们积极参与了一场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现场体验活动。他们亲身体验了“我来学”的排队候车引导服务。换上特制的服装,同学们立刻变成了文明引导员。他们分散至站台各个角落,各尽其责,井然有序地投入工作。部分同学负责引导乘客文明使用电梯,他们站在电梯口,以响亮的声音提醒乘客注意安全,避免拥挤。遇到小朋友在电梯内奔跑,他们会礼貌地走上前去进行劝阻。
部分同学承担了文明候车的引导任务,他们热心地指导乘客按照地面标识排队,并告知乘客应遵循先下后上的乘车规则。列车进站时,他们严谨地维持秩序,保障乘客能够有序地进出地铁。他们的辛勤付出赢得了乘客的认可与赞誉。许多乘客在听从他们的劝导后,露出满意的微笑,并主动改正了自己的不文明举动。尽管这些孩子年纪尚幼,但他们的专注态度和积极行动,为地铁带来了独特的风采。
乘客点赞
同学们正忙碌于文明劝导,此时,乘客们的赞赏之声此起彼伏。“这些孩子真棒!感谢你们。”这是众多乘客共同的心声。在出行高峰期,同学们的热情服务无疑为乘客们带来了温暖。或许起初,乘客们并未意识到自己某些行为的不文明,但在同学们的善意提醒下,他们不仅改正了这些行为,还对这群小小的“地铁人”充满了敬意。
同学们从这种赞誉中获得了极大的鼓舞。赞誉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具有价值,自己的行为能够对他人带来正面效应。这进一步点燃了同学们投身文明建设的热情。每一句赞誉都如同播撒在心中的文明种子,生根发芽,使他们更加坚定了未来继续传播文明的信念。
学生收获
在此次难忘的活动中,同学们的收获颇丰。他们普遍反映,尽管平时常乘坐地铁,但对地铁的诸多规章制度及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并不甚了解。此次活动使他们得以深入了解地铁工作人员的文明引导服务。他们开始认识到,每一个井然有序的排队队伍、每一次平安的乘梯经历,都离不开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尤为关键的是,学生们对地铁文明出行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这种认识已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源自亲身实践的内心信念。他们纷纷表示,今后将凭借自身文明行为,共同维护地铁的文明出行环境。他们立志成为文明乘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致力于营造和谐的乘车氛围,为社会文明进步贡献力量。这次活动带给他们的,是最宝贵的收获,这一收获将伴随他们的成长,持续产生积极影响。
活动意义
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此类活动承载着深刻的社会价值。首先,它着眼于青少年群体,塑造了新一代文明交通的支持者和推广者。这些学生犹如文明的火种,在重返校园、家庭及社区后,将他们的文明观念与行为传播给更多人,从而推动更多人文明出行。
此举为学校与社区开展类似文明教育活动树立了优秀典范。它生动地演示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提升文明素质。您是否认为此类活动应在更多学校中推广?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