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农高会上的自助鲜米机,你体验过吗?  第1张

10月26日,第31届杨凌农高会上,陕西特色现代农业展区备受瞩目。众多特色产业犹如繁星闪烁,西安展厅的自助鲜米机和“曲水稻香”项目尤为吸引眼球。这些项目所体现的特色农业模式与成果,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自助鲜米机受追捧

在西安举办的农高会中,西安展厅内自助鲜米机受到了广泛关注。众多参观者纷纷排队,期待亲自体验稻谷变大米的全过程。据西安农投集团鄠邑现代农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姜敏介绍,糙米虽然口感较为粗糙,但其营养价值却十分丰富。该机器具备三个储藏仓,可容纳多种稻谷,包括长粒稻和圆粒稻等。消费者只需扫描二维码选择所需稻谷的种类和重量,机器便会自动启动。随后,稻谷被送入内部加工系统,最终产出晶莹剔透的大米。

新型自助鲜米机让消费者得以目睹大米生产的全过程。此举为消费者带来了新鲜且富有乐趣的体验。同时,稻谷直接转化为大米,确保了产品的鲜度,使得消费者食用的每一粒大米都更加健康。

曲抱村的大米来源

西安市鄠邑区玉蝉街道曲抱村的大米,由自助鲜米机加工而成,源自这片千亩稻田。近年来,曲抱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致力于打造水稻种植基地。特别是2022年初启动的稻渔综合种养项目,成为推动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项目成功结合了农业与旅游,如“我在鄠邑有块田”、“曲水稻香”等文旅IP的打造,便是这种融合发展的成果体现,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繁荣。

曲抱村的稻田区域具有显著的战略地位。该地区不仅是西安市最大的水稻种植区,其“曲水稻香”项目规划覆盖了7916亩土地,其中核心区域占地760亩。该地区生产的大米品质卓越,新鲜煮熟的米饭香气扑鼻,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前来品鉴,他们对这大米给予了高度评价。

稻蟹共生模式

展区内的另一大看点是那些肉质肥厚的阳澄湖大闸蟹。这些蟹苗由“曲水稻香”品牌从阳澄湖引进,经过精心培育而成。它们采用稻鱼稻蟹共生的养殖模式,这种模式既生态又高效。

这种共生模式遵循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原则,其依靠生态循环来保持农田肥力和生态平衡。在这种模式下,螃蟹得以在优良的生态环境中茁壮成长。目前,这些螃蟹体型庞大,蟹黄丰富。此外,该模式还显著提升了农田的整体产量,无论是螃蟹还是水稻,其品质均有所提高。

园区景区融合发展

“曲水稻香”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采纳了将园区与景区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该模式以“农业、创意、休闲”三位一体为方针,将过去的荒废土地转变为水田,以“曲水稻香”为主题,实现了闲置土地向新景观的转变。这种发展模式具有多重重要意义。

农业不再仅限于传统的耕作模式,而是通过融入创意和休闲元素,转变成为了一个集观光、休闲、体验和购物于一体的目的地。游客在这里可以充分体验农耕文化的韵味。这不仅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还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兴盛,同时也有助于农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文旅厅与农业企业互动

在今年的农高会上,陕西省文化旅游厅设立的陕西乡村旅游专题展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展位不仅呈现了陕西乡村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与“曲水稻香”等农业企业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与协作。

游客在展位可详尽了解陕西乡村旅游的路线规划、特色民宿以及农家乐等详细信息。此外,他们还能亲身体验到如“曲水稻香”等农业企业推出的乡村旅游新兴模式。此举激发了游客对乡村旅游的热情,同时也促使农业企业更加关注旅游业的拓展与发展。

农业旅游文化融合的意义

“农业与文化、旅游的融合模式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这种模式显著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以曲抱村的大米和螃蟹为例,由于融入了旅游和文化元素,它们在市场上的吸引力显著增强。

乡村振兴得益于这一模式的引入,为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此模式促使农业产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生活日益繁荣。当地农民通过这种融合产业,拓宽了收入渠道。随着游客增多,他们不仅品尝到了新鲜健康的农产品,也促进了乡村整体发展。您认为这种农业发展模式是否适合在更多地区推广?欢迎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交流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