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高新路小学的“三秦学生记者”团队,约500人,踏入了田园,亲身感受秋收的喜悦。此次别开生面的实践活动,既有趣味,又富含教育价值。在农田中的经历,无疑成为了活动的一大亮点。
走进田园开启活动
10月26日,西安市雁塔区高新路小学的近500名“三秦学生记者”抵达长安区野趣成长田园营地。途中,孩子们满怀期待。该营地为他们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在此,一场以“大地丰收节”为主题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热闹开场。活动由教师带领,孩子们将参与多项劳动体验,这成为他们亲近自然、学习知识的好时机。开营仪式上的律动操结束后,孩子们分组投入到了各种活动中,每个人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位于城市中的孩子们对这样的田园营地感到新奇。他们鲜少有机会如此贴近土地。在此,孩子们不仅能尽情嬉戏,还能在游戏中汲取农耕知识,为此次活动的氛围营造了坚实的基础。
田间水稻收割忙
十月,水稻迎来成熟期,田野间稻穗随风摇曳,宛如金色的海洋。“三秦学生记者”们聚集在稻田边,聚精会神地倾听老师详尽地阐述水稻的相关知识,涵盖水稻的生长周期、成熟水稻的识别方法等。他们还仔细观摩了水稻收割的示范。在掌握了关键技巧后,孩子们充满活力地投入到水稻收割的实践中。他们握紧镰刀,模仿大人的姿态,一株株地收割着水稻。
在此过程中,他们参与了打谷以及稻谷去壳等环节。这些体验是课堂中所无法获得的。通过亲自实践,他们深入理解了水稻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流程。许多孩子表示,过去只是在课本上见到过水稻,如今亲身参与劳作后,对水稻的认识变得更加深刻。
红薯田里乐趣多
红薯田内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学生们以四人一小组的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手持工具开始了红薯挖掘工作。随着他们用力挖掘红薯藤蔓的根部,一个个体积硕大的红薯逐渐露出地面。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之情,不断计数自己挖掘到的红薯数量。清洗后的红薯,孩子们还进行了烤制。他们用锡纸将红薯包裹,放入烤箱中。不久,诱人的香气便弥漫开来。
亲手挖掘与烤制,品尝着自制的红薯,那份喜悦难以用言语形容。孩子们在参与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收获的乐趣,此次活动更让他们对劳动的果实倍加珍惜,他们深知这些美味佳肴是辛勤劳动的成果。
多彩扎染趣味浓
扎染活动备受儿童们的青睐。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掌握了扎染技巧与图案设计。他们首先将布料精心扎制,随后将其浸入水中,接着染上诸如墨绿、紫、红等丰富的色彩。当布料展开,原本的白色布料变成了色彩斑斓的杰作,每个孩子都为亲手打造的这“艺术品”感到由衷的自豪。
同时,老师向孩子们详细阐述了扎染的历史渊源及其相关应用知识。孩子们簇拥在老师身旁,眼中闪烁着好奇之光。这一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而且使他们深刻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生收获感慨多
李昊轩同学,五年级(3)班的一员,对此深有感触。过去,他仅限于课堂上聆听老师讲解花生知识。然而,这次他在田地中亲身体验了农作物的收获,对花生生长与收获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众多孩子如李昊轩般,在此次活动中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感悟。这些收获既涉及农作物认知,也关乎劳动艰辛的体验。这些收获不仅限于知识层面,更是成长与生活感悟的宝贵财富。
学校领导赞活动
胡雨璇,高新路小学德育主任,对本次秋收主题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接受采访时,她表示,由三秦都市报组织的此次活动非常出色。孩子们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割水稻、挖红薯、制作扎染等劳动,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他们不仅收获了实物,更收获了内心的成长。胡雨璇女士希望有更多孩子能走出教室,融入大自然,体验收获的喜悦。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深知此类实践活动对孩子们成长的正面影响。
关于是否应在更多学校推广此类田园实践活动,意见不一。欢迎各位读者积极点赞、分享并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