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负责人在经历长达7年的羁押后,最终被宣判无罪。随后,他提出了高额的国家赔偿请求。这一事件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被错误羁押多年的无辜者对于国家赔偿的诉求,其正当性和迫切性值得关注。
无罪释放后申请赔偿
10月26日,成都市民樊玥聪与许琰玮在判决无罪后,于10月12日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了国家赔偿申请,总额近三千万元。其中,樊玥聪申请赔偿金额为15548278.32元,许琰玮申请赔偿金额为13624278.32元。他们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耗费了他们多年的光阴,如今他们选择通过法律途径来寻求应有的补偿。
据相关消息,2017年他们遭到拘捕,随后经历了多次审判。直至2024年8月6日,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他们无罪。这段漫长的司法程序对他们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影响。国家赔偿措施旨在弥补他们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部分已受理立案
许琰玮的国家赔偿申请已取得实质性进展。10月24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其发出《受理案件通知书》,确认其申请满足法定立案要求,赔偿委员会已决定受理并审理此案。与此同时,樊玥聪却表示尚未收到相关通知。这两组情况的对比,凸显了同一事件中不同申请人所面临的不同进展状态。
民众对此表示疑惑,即为何在同时提交申请的情况下,受理通知的发放时间会出现不同,这背后是否涉及司法流程的特殊情况,抑或是正常的工作安排差异?
聚焦案件背后的民事诉讼
不幸的是,尽管刑事判决宣告无罪,成都移动却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索要樊玥聪和许琰玮支付46094164.52元的流量费用。这一举动无疑使得两位刚刚摆脱刑事案件困扰的人再次遭遇了新的司法考验。
移动公司与其有业务往来,目前正因涉嫌诈骗罪而面临审判,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纠纷问题。这一事件从刑事案件转变为民事案件,凸显了商业与司法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回顾刑事案件历程
该刑事案件历程波折,2017年涉案人员遭刑事拘留。至2019年9月2日,一审法院判决其有罪。樊玥聪获刑十一年,许琰玮被判十年六个月。同时,移动公司员工尹世伟亦被认定有罪。
经过多次上诉及复审,2024年8月6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最终裁决,判定樊玥聪、许琰玮、尹世伟三人无罪。这一判决充分体现了司法程序的严格公正以及对事实真相的执着追求。
樊玥聪的赔偿明细
樊玥聪在其申请书内详列了赔偿的具体数额。其中,涉及人身自由的赔偿金额为6140278.32元。此外,还包括了刑事诉讼中合理应诉的费用1850000元。两项合计,总赔偿金额达到了15548278.32元。
这些金额系源于他在被错误羁押长达7年的期间内所承受的经济和精神等多重损失,该诉求基于其个人现状及经历,具有合理性。
许琰玮的赔偿申请
许琰玮提出国家赔偿申请,索赔金额达到12624278.32元。除了经济赔偿之外,双方共同诉求赔偿义务机关在多家媒体公开道歉。
名誉的恢复对他们重返社会生活至关重要,错误的判决不仅导致他们在经济上遭受损失,还严重损害了他们在社会形象和声誉方面的利益。
该事件波及众多人员,涉及金额庞大,持续时间较长。目前,司法审理仍在持续进行,公众对案件进展高度关注。各位读者,关于樊玥聪与许琰玮能否如愿获得国家赔偿,您如何看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观点。同时,敬请点赞并转发此文,共同监督司法公正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