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野生动物保护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热门讨论焦点。尤其是上海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更是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上海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成果显著

至今年9月30日,上海全市共救助野生动物1997例,其中1797例属于受保护物种。这一数据彰显了上海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显著进展。目前,全市已有15个区设立18个临时救助站点,为受伤或被困的野生动物提供了更多生存可能。这一进展反映出上海在野生动物救助工作上的稳步推进。这一成果的获得,得益于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他们严格遵守规定流程与操作规范,确保了众多野生动物得到了及时的救助。

1997 只野生动物获收容救护!上海:同心守沪,共筑和谐生态之城  第1张

今年上海在野生动物保护上又有新动作。

9月30日,这一重要日期见证了某一阶段成果的显现。特别是,这18个救护站点分布在15个不同区域,其广泛分布无疑极大地拓展了野生动物救护的影响力。

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启动

2024年10月26日,上海市于嘉北郊野公园启动了“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活动期间,推出了《上海城市常见野生动物“怎么办”社区手册》。此手册旨在向社区民众普及解决野生动物问题的方法及相关知识。本次宣传月以“同心守‘沪’野生动物,共筑和谐生态之城”为主题,活动将贯穿至11月24日。在此期间,上海有望再次激发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热情。

嘉北郊野公园为启动仪式打造了一幅独特的自然画卷。公园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致力于保护的野生动物栖息地。本次活动中,线上线下融合了多种形式,如动物行为观察研学等,目的在于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加入野生动物保护的行列。

宣传月活动多样丰富

在今年的“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期间,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将举行聚焦森林与“碳”环城生态公园的系列活动。其中,“寻”上海原住民——獐动物行为观察研学以及“行阅自然:‘保护野生动物,守护地球精灵’”主题图书展等,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还将发布“貉”口普查报告。这些活动不仅涉及动物研究,还包括面向公众的宣传,覆盖了多个领域。

森林“碳”环城生态公园的活动紧密围绕环保和生态议题展开。獐子的研学活动则聚焦于特定动物个体的研究。同时,主题图书展为公众搭建了一个学习保护野生动物知识的平台。

野生动物的多重意义

野生动物的生存不仅蕴含着多重重要价值,而且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扮演着核心角色。在自然界的食物链中,野生动物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的联系。同时,野生动物的出现也为人们带来了亲近自然的愉悦体验。在上海的公园或自然区域,人们目睹野生动物时,能深刻感受到自然之美。

公园内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为公园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从更宽广的生态角度来看,上海地区生态平衡的维护离不开野生动物的丰富多样性,这一现象与自然环境的持续发展紧密相连。

上海的野生动物保护举措

上海市林业管理部门不断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推进。他们始终紧密配合社会发展的全局规划,坚决维护生态安全的底线,并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上海市着力构建野生动物的关键栖息地,如为特定物种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完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体系,保障动物和人类的健康与安全。此外,出台《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措施,从制度层面确保了野生动物权益的保障。

各环节紧密配合,共同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屏障。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在社会稳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此外,相关制度与措施的制定,也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持。

联合打击非法贸易

近期,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联合多个部门举办了一场行业自律签约活动,旨在打击网络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机构发起自律倡议,得到13家寄递、配送、运输企业及11家网络平台的积极响应,共同签署自律公约。这一举措突显了上海在打击与野生动物相关的非法贸易方面,通过跨部门合作,有效遏制了非法贸易传播渠道的扩散。

多部门合作显著提升了资源整合及监管效果。企业与平台联合制定的自律公约,有效推动了行业内部自我规范水平的提升。

上海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存在哪些改进潜力?对此您有何高见?欢迎在评论区提出您的看法。此外,您的点赞和文章转发同样会受到我们热烈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