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澎湃新闻报道,全国民航将迎来新的航季。新航季将带来一系列变化与发展,这些变化无疑将对人们的出行,包括旅游和商务旅行,产生显著影响。

国内航线航班数量稳定增长

国内航司数据值得关注,其中49家航司的表现尤为突出。观察整体数量,每周国内航班数量为95968班,与去年基本持平,显示出航线的稳定性。然而,与2019/20年冬春航季相比,航班数量增长了33%,这一趋势揭示了航空业在国内航线布局上的发展动向。这一变化得益于国内旅游市场的持续增长和民众出行需求的提升等多重因素。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国内航线在旅客运输中的关键基础作用。

此外,“去哪儿”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亦反映出若干现象。在国内航线方面,飞往东北、新疆及海南的航班数量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这一现象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走向相吻合。例如,东北地区的冰雪旅游业正持续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而海南的宜人气候在冬季对游客同样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国际航线稳步恢复拓展

178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已获国际航线批准,其航班申请总数达到每周19327班,这些航班连接了79个境外国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航线每周有10326班,占比超过一半。在新航季中,拉美和非洲的客运航线网络得到了扩展,北美航线的航班数量也有所增加,中亚等传统市场也在持续发展。例如,美国联合航空从洛杉矶至上海的航班数量有所增加。这些变化共同表明,我国民航在国际民航领域的地位正在稳步提升。

免签政策的推动下,东南亚地区成为国际航班增量的关键区域。“新马泰”三国成为游客青睐的热门旅游地,从新一线城市至东南亚的航班数量显著增加。这一现象是外交政策调整与旅游市场需求的共同产物。

各航司经营各有亮点

东方航空在最新航季的表现值得肯定,其飞往欧洲和大洋洲的航班数量已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增长率各不相同。这一现象反映出东航在国际航空市场波动中展现出卓越的策略调整能力。

南方航空主要加强广州至墨尔本、悉尼等航线的航班密度。这一策略是基于南航对国内航线网络的重点布局(广州作为关键枢纽)以及对国际市场,尤其是澳大利亚等地区需求情况的精确分析所做出的合理规划。

三亚机场表现突出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作为海南控股的子公司,其国际及地区周计划航班量呈现出显著增长,增幅高达151.9%。这一数据在周边乃至更广泛的机场范围内均显得尤为突出。此外,与2023年冬春航季相比,新增了包括大阪在内的多个航点,进一步提升了其国际影响力。这对于三亚致力于成为国际旅游胜地的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国际通航仍有不足

尽管国际航线拓展充满积极动力,但亦存在不足之处。根据相关平台数据显示,新航季国际出港通航点达160个,覆盖67个国家。然而,与2019年同期相比,东南亚航线存在差距,而北美洲航线更是不及2019年冬春季节的一半。此现象表明,要恢复或提升传统航空板块至先前水平,我们还需付出更多努力。

航班换季的意义

我国民航系统每年会进行两次航班计划调整。这一调整主要受旅游目的地的淡旺季变化影响,导致客源在不同地区和时段分布不均。为此,航空公司需依据前一季度的市场反馈,包括旅客数量和需求方向等因素,制定新的航班计划。通过这种方式,航空公司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益。

据“去哪儿”平台10月25日公布的数据,换季后前往东北、新疆、海南的航班票价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0%。这一变化对旅客而言无疑是个利好消息。票价下调及航线扩充,是否会促使你计划出行?欢迎点赞并分享本文,同时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