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鄞州区钟公庙街道宁广社区悦江花苑小区,一则关于“雨伞爷爷”赵大为和他的“共享雨伞之家”的感人故事在网格群内广为流传。这个故事不仅洋溢着邻里之间的温情和互助精神,同时也彰显了社区资源共享中的诚信和责任感。
共享雨伞模式的起源
悦江花苑小区并非自始至终就有共享雨伞。在很久以前,赵大为担任海曙区秀水社区永丰巷3号的楼道长期间,便开始探索共享雨伞的模式。他深知居民在处理日常琐事如倒垃圾、取快递时,若突遇雨天而未携带伞具,返回家中取伞的不便。因此,他萌生了让邻里将闲置雨伞放置于楼道中供大家共享的念头,从而开启了共享雨伞的初级阶段。这一创意源自于对居民生活细节的细致关怀,切实解决了生活中的小困扰。
赵大为迁入悦江花苑小区后,对这种模式表示认同,认为其颇具价值,并建议在小区内推广。这一模式的移植,彰显了他推广邻里互助理念的决心,旨在将这份温情从一社区传递至另一社区。小小的共享雨伞,承载着传递温暖的重大使命。
事迹受媒体关注
今年三月,赵大为老人在小区的暖心行为,通过甬派媒体的首次报道,迅速吸引了公众的目光。报道发布后,网络阅读量迅速攀升至60万以上,这一数字令人瞩目,揭示了社会大众对这类社区善举的高度关注和浓厚兴趣。众多网友被这一事迹感动,纷纷以“雨伞爷爷”亲切地称呼老人,这一昵称也流露出网友对老人的尊敬与爱戴。这一事件在网上的热度,进一步反映出社会对社区共享与邻里互助议题的关注,以及人们对身边发生更多温馨感人故事的期盼。
宁广社区共建单位浙江移动宁波鄞州分公司,在目睹该事迹广受关注后,深受触动,主动与社区取得联系。该公司为小区贡献了一项实际行动——捐赠了100把共享雨伞。这一慷慨捐赠使得小区所有楼道均被共享雨伞覆盖,从此,小区各处都可见到这些充满温暖的共享雨伞。
用心维持伞之家
赵大为老人为“共享伞之家”的持续运营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每月都会抽出时间,逐一巡查小区内各栋楼的“伞之家”。在巡查中,他表现得非常专注和细致,并认真记录每次的巡查情况。他留意是否有雨伞长时间未被归还,一旦发现,便会及时补充。此外,他还每月撰写一份关于共享雨伞的“总结”。这份“总结”语言幽默风趣,用轻松的语言描绘各楼道雨伞的使用状况。例如,十一号楼的雨伞状况良好,经常被借用和归还;而七号楼,有爱心居民购买的新伞却被长期闲置在厨房,与蟑螂为伍。
他对共享雨伞模式的维护,体现了他对此的坚定信念。这不仅是对小区居民诚信使用雨伞的监督,也是出于善意的提醒。每月,他都以踏实的工作态度,致力于确保共享雨伞这一温馨模式的持续运行,防止因缺乏管理而中途夭折。
独特的提醒方式
赵大为老人独创了一种提醒居民归还共享雨伞的方法。他运用风趣幽默且富有诗意的语言,编织了一系列关于共享雨伞的语句,例如:“悦江来‘伞之家’,诚信共享靠大家。梅雨季节多借伞,使用后请及时归还‘家’。若下楼时遇雨未带伞,只能返回家中。‘伞之家’的伞随时可用,方便你我他出行。”此类语句并非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感染力,与小区居民进行深入交流。
他以富有创意且寓意深刻的言辞,号召那些使用共享雨伞的“伞妞”尽快归还。这种独特的提醒手段,不仅加深了与小区居民的感性交流,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居民归还共享雨伞的主动性。
奖励用于订伞
9月底,一桩令人瞩目的事件上演。被称为“雨伞爷爷”的获得者,凭借往日的善行荣获了“盛威·甬上爱心奖”的2000元奖金。然而,他并未私藏或随意支配这笔奖金,反而一次性用它购置了100把印有“诚信共享伞之家”字样的定制雨伞。随后,他陆续将这些雨伞投放到小区的各个楼道。此举进一步彰显了他对小区公共共享事业的真挚情怀。他希望通过获奖的契机,为小区共享雨伞模式提供更多物资支持,从而让更多居民受益,让小区居民在多变天气中有所依靠。
故事引发共鸣
近日,一桩事件将这份温馨推向了顶点。赵大为老人创作了一则关于“伞妞”归家的温馨故事,并分享至居民群。该故事迅速在居民群中流传,引发了众多居民的强烈共鸣。众多居民深受触动,体会到了老人的良苦用心。居民们对共享雨伞的情感愈发深厚,同时,对共享雨伞背后所蕴含的深层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那就是传递爱心。此类故事对社区氛围产生了积极影响,使邻里间在共享雨伞一事上形成了一种默契的精神支持网络。
“雨伞爷爷”被誉为小区里的“三个有”人物——才情横溢、技艺高超、爱心满满。在这片小区中,这些小巧的共享雨伞展现出了非凡的价值,不仅便利了居民的生活,更是对大家诚信意识的考验。它们不仅为居民遮挡风雨,更传递着温暖与爱心。不知你所在的社区是否也有这样温馨且富有创意的邻里互助方式?期待大家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同时在评论区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