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友人背长城砖登长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第1张

慕田峪长城景区内,一场别具一格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的注意。外籍游客肩负着沉重的“长城砖”,孩子们则兴高采烈地尝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这一幕背后,展现了不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进步,无疑是一场充满故事色彩的多元文化盛宴。

外籍友人参与长城修复体验

在京举办,2024年的“你好,北京”外籍人士深度体验长城文化活动吸引了50位来自40多个国家的外籍友人。活动于慕田峪长城举行,参与者们被分成小组,接力背负每块重8.5公斤的“长城砖”至指定修复点。他们亲身体验了长城修复的辛勤过程。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长城文化的国际吸引力,还传达了保护长城人人有责的理念。同时,这也是“爱我中华,修我长城”倡议活动40周年纪念的系列活动之一,体现了长城修复工作外部支持力量的不断增强。

外籍友人们在长城的实体修复过程中获得了深刻体验,这让他们对长城文化有了更为直观的认知。在此之前,长城对他们而言可能仅是一个遥远的文化符号,然而,通过辛勤付出和亲身感受,他们深刻体会到了保护与修复长城的重要性。

中外亲子的长城之旅

外籍友人背长城砖登长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第2张

同时,有20组来自中外的亲子家庭参与了活动。在亲子专场上,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空间。这里弥漫着传统文化的气息。例如,糖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非遗传承人灵巧的双手让色彩缤纷的糖画迅速成型,激起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而当面塑技艺亮相,栩栩如生的小塑像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使他们目不转睛。在这些时刻,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超越了课本上的文字。

孩子们面露好奇与兴奋,他们的父母在一旁静观,这份跨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情感显得尤为紧密。在此类活动中,孩子们得以接触传统技艺,家长们则得以享受与子女共度的美好时光。

非遗技艺展示与传统文化魅力

活动特设非遗体验区,外籍友人得以在此亲身体验卷轴传拓与浮雕绘画等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非遗传承者们的精湛技艺令他们眼界大开。这些传统手工艺不仅是中国古老文化传承的见证,每一笔线条,每一抹色彩,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记忆。

外籍友人在参与这些制作过程中,实际上是在与古老文化的精髓亲密接触。在浮雕绘画中,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鲜明的东方风情。这些文化形态在活动中被外国友人直观感知,这一过程正助力中国文化迈向世界舞台。

亲子寻宝乐趣多

亲子家庭参与了“通关文牒”寻宝挑战活动。该活动既富有趣味,又具探索性质。在长城的垛口、敌楼与烽火台间,孩子们与家长依据线索寻觅“宝藏”。这场充满未知元素的寻宝之旅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动力。

通关文牒的盖章打卡活动是孩子们最为热衷参与的环节。尽管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却在不经意间丰富了孩子们对长城的了解。孩子们通过不懈努力获得盖章,这种成就感的获得激励他们渴望探索更多关于长城的知识。

特色民宿参观

中外嘉宾一同探访了位于长城脚下的热门民宿——北京瓦厂精品民宿。该民宿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著称,巧妙融合了地域建筑特色与当代设计理念。在此,嘉宾们得以领略古老长城与现代生活的和谐交融。民宿从多方面展现独特的文化吸引力,为游客带来新颖的体验,同时也为当地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整体活动之中,外籍朋友承担起背运长城砖的任务,并亲身体验非遗技艺,与此同时,中外家庭共同领略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一系列丰富活动鲜明地展现了多元文化之间交流与融合的核心主题。长城已超越了中国文化象征的范畴,转而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此共享体验、交流心得、感悟生活,各种文化元素在此相互交融。

您如何看待此类跨文化交流活动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可能带来的长远效应?期待您发表个人观点,并对本文给予点赞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