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至今,西九龙站口岸的出入境外籍旅客数据备受关注。超过100万人次的外籍旅客来自164个不同国家和地区,通过此口岸进行出入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90.2%,显著提升了增长比率,成为一大显著亮点。

旅客来源与目的

美国、新加坡、加拿大三国旅客排名前三,占比超过三成。旅游观光和商务交流是外籍旅客的主要目的,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三。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在国际旅游和商务领域具有显著的吸引力。不同目的的旅客群体有着不同的需求,旅游者可能更重视旅游体验,而商务人士则更看重效率等因素。这一情况也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定制化服务的依据。

12月9日,记者观察到,入境大厅内众多外籍游客正在填写入境表格,并接受相关检查。他们的面容普遍洋溢着期待,众多游客即将展开在中国的旅行或商务活动。

边检站举措

164国超100万外籍旅客涌入深圳!西九龙站口岸见证惊人增长,背后故事令人好奇  第1张

西九龙边检站采用了自创的“智能客流预测与疏导系统”,并设立了针对外国人的专用通道。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通关速度及旅客满意度,赢得了外籍旅客的高度评价。此举体现了边检部门紧跟时代步伐,不断革新优化服务的精神。

边检民警运用流利的外语为外籍旅客提供协助,引导他们顺利通过检查。他们精湛的外语能力显著提升了外籍旅客的通关体验,这对树立边检站正面形象发挥了关键作用。

免签政策影响

我国护照持有者可免签进入的国家增至38个,其中25国实现全面免签,15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免签协议,并延长了免签停留时间。这些政策变动导致今年西九龙站口岸接待了近50万外籍游客,享受免签待遇的游客超过16万人次,每三人中就有一人享受到免签入境的便利,这一数字是去年同期的10.5倍。德国游客表示,免签政策使得他们在华停留时间得以延长。此类政策调整对旅游业等产业产生了显著的正面促进作用。

免签措施有助于吸引众多国际游客,这无疑为旅游业带来了更丰富的客源和收入。此外,该政策还有助于深化中国与各国在文化、民间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高铁与口岸模式助力

4月,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纳入广东省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范围,成为出境口岸之一。得益于“一地两检”机制和高铁的便捷性,该口岸受到外籍旅客的青睐。在大型展会期间,口岸的单日客流量屡次打破纪录,最高达到6300人次。这一现象充分证明了交通的便利性和通关模式的先进性对口岸客流量具有显著影响。

高铁的迅猛进步显著降低了旅行所需的时间成本,使得外籍游客得以迅速抵达我国各大城市。同时,西九龙站口岸实施的“一地两检”措施,显著缩短了旅客的通关等待时间。

口岸的示范意义

西九龙站口岸的运营成效彰显了边检机构在改进通关程序和提高服务品质方面的努力,对促进国际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西九龙站口岸的经验值得其他口岸参考和借鉴。

口岸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这一现象有助于展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良好形象。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国积极欢迎外国朋友、开放程度高的国家特质。

未来发展展望

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持续增强,面对这一背景,对西九龙站口岸及全国其他口岸的对外服务如何进行更高效的优化,成为一个待解的问题。是选择继续拓宽免签政策覆盖面,还是着重在硬件设施上进行升级,相关部门需进行深入探讨。

西九龙站口岸已奠定坚实基础。随着未来外籍旅客出入境需求的可能增加,该口岸在巩固现有成绩的基础上,还需持续寻求创新服务模式。这一举措不仅影响旅客满意度,更对国家对外开放形象至关重要。西九龙站口岸有望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中外交流。关于西九龙站口岸的未来发展,读者朋友们有何见解?欢迎留言、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