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至今已迈入第六个年头。这座由粤港澳三地合力打造的巨型跨海交通枢纽,自投入使用以来,成就斐然,相关数据备受关注。这些成就使得港珠澳大桥在大湾区的发展中熠熠生辉,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旅客往来数量可观
自港珠澳大桥投入运营,珠海公路口岸接待旅客量已突破6230万人次。截至今年10月22日8时,大桥口岸的出入境旅客总数累计达2150万人次。旅客的高频流动显著表明,大桥在推动三地人员出行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不仅极大地便利了三地居民间的探亲访友和商务往来,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这一壮丽工程。那么,未来还有多大的旅客流量潜力有待挖掘?
车辆通行频繁
截至10月22日8时,大桥口岸的车辆通行量累计已超1275.56万辆次。今年,该口岸共查验出入境车辆435万辆次,日最高查验量达2.2万辆次,这一数据刷新了口岸自开通以来的最高记录,亦成为全国口岸单日车辆查验量之最。此现象显示出大桥对粤港澳三地车辆通行效率的显著提升,对促进三地物流、贸易等领域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如此顺畅的车辆流动,或许将吸引更多运输车辆选择此条路线。
进出口货物价值高
截至今年九月末,大桥口岸的进出口货物总价值累计达9427亿元人民币。这一数额庞大的价值,充分展现了大桥在推动三地贸易中的重要作用。优越的交通环境,让三地企业在运输与贸易过程中节省了大量成本,并大幅提高了贸易效率。这一效率的提升,使得产品在三地市场间得以迅速流通,进而促进了产业间的合作与融合。那么,我们应如何进一步发挥大桥优势,加快货物贸易的增长步伐?
港澳政策落地成果
2023年,我国实施了“澳车北上”和“港车北上”两项政策。截至目前,拱北海关在大桥口岸对港澳单牌车进出境的检查与放行总量已突破362.51万辆次。这一政策显著推动了区域间的互联互通,提高了港澳居民的出行自由度和便捷性,为大湾区的发展增添了新活力,并加强了港澳与内地的联系。然而,这一政策在哪些方面还有改进的余地,以吸引更多车辆通行?
港澳居民往来内地增多
自大桥启用至今,六年间,港澳同胞经此桥往返内地的人数累计已突破3560万,占比超过57%。预测显示,2024年,这一数字预计将攀升至1290万人次,较上年增长82.8%,创下历史新高。这一趋势显著反映出,港澳与内地的人员交流日益频繁,双方在经济与文化领域的交流亦进入更为深入和全面的阶段。面对港澳居民频繁往返内地的多样化需求,我们应如何更有效地予以满足?
大桥旅游热度持续
自去年12月15日旅游试运营启动以来,截至今年10月22日,大桥共接待了来自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68个旅游团,游客总数达到23.53万人次。随着“经珠港飞”客运项目的推进,大桥已经成为海外游客中国之旅的热门目的地。今年,边检站已查验外籍旅客超过33万人次,同比增长169%,其中3.7万人次旅客在新模式下顺利通关。作为新兴的旅游地标,大桥持续吸引国内外游客,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那么,如何持续提升大桥的旅游吸引力?
自港珠澳大桥开通至今,已历经六个春秋,其成就显著。旅客与车辆的频繁穿梭,货物进出口的便捷流通,政策推进的稳步进行,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共同见证了该桥的卓越贡献。面向未来,我们期待港珠澳大桥继续为粤港澳大湾区带来更深入的互联互通和全面融合。对于港珠澳大桥的发展,您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并期待您的点赞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