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消防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消防产品的质量直接牵涉到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些质量低劣的消防产品如同潜伏的杀手,随时可能使防火工作前功尽弃。在此背景下,伊春市丰林县进行的消防产品大规模检查,无疑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消防产品现状堪忧
消防产品质量不一的现象较为普遍。市场调研数据表明,某些地区假冒伪劣消防产品所占比例不低。此类劣质产品流入市场,对社会消防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例如,某城市曾因火灾导致损失扩大,其原因是灭火器为伪劣产品,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优质且充足的消防产品对于消防安全至关重要。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不应忽视其社会责任。但现实中,一些不良商家为谋取利益,依然生产和销售伪劣产品。
各地区均承受着防火的严峻挑战。随着高楼大厦的增多和人员密集场所的扩大,火灾一旦发生,其后果将极为严重。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如性能不佳的防火门,可能导致火势迅速扩散;而质量不稳定的应急照明设备,则可能使疏散逃生变得混乱不堪。这些现象均凸显了消防产品质量提升的迫切性,以及监管力度加强的必要性。
联合行动工作小组组建
依据《全市消防产品质量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的相关通知,伊春市丰林县迅速响应。该县积极整合资源,成立了由消防救援支队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构成的消防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联合行动小组。该小组的设立充分展现了地方政府对消防产品质量监管的高度重视。
消防救援支队的专业人员精通各类消防产品的技术规范与使用标准。与此同时,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在市场主体监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双方协作,能够充分利用各自的专业优势。以过往的联合行动为例,某些地区正是借助这种合作模式,成功捣毁了大量生产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黑窝。自小组成立以来,已明确目标与任务分配,为后续的检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如此专业的团队,使得人们对此次检查行动抱有极高的期待。
检查范围详细确定
本次大规模检查涉及消防产品在生产和销售、以及使用环节的全面范围。在生产销售环节,源头管理至关重要。一旦生产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所生产的消防产品将成为隐患。部分不具备生产资格的小型工厂可能秘密生产消防产品,并潜入市场流通。
在各个应用领域中,消防产品的使用同样至关重要。众多公共场所广泛采用消防设备。例如,商场、写字楼、学校等地的消防产品质量直接关联到众多人的生命安全。以疏散指示标志为例,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亮度不符合标准等问题,将可能对紧急疏散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明确并扩大检查范围,有助于全面识别消防产品的质量风险。
火眼金睛严格检查
检查组深入辖区单位后,对检查工作极为严谨。他们逐一审查了已投入使用消防产品的各项指标。检查内容包括应急照明灯的光照强度和持续照明时间是否达到规定标准。同时,对防火门的耐火性能也进行了严格检验。即便是最微小的细节,如灭火器的压力指示是否正常,也成为了判断依据。
根据《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进行操作,检查方式亦多元化。检查内容不仅包括市场准入证明等书面文件,亦涵盖现场实物检验。对产品的一致性检验尤为严格,例如,若产品标示参数与实际测量值相差较大,则判定为不合格。此类严格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提供整改建议,进而确保消防产品质量。
宣传教育同步推进
检查组的工作不止于常规检查。他们甚至亲自担任了消防员的角色。现场向相关责任人员细致阐述了如何识别消防产品的真伪。这些责任人员既包括消防产品的使用者,也包括销售者。例如,在讲解灭火器真伪的辨别时,可以从压力、重量、瓶身标识等多个角度入手。
通过此类知识普及活动,增强了他们的消防产品质量意识。这相当于为他们提前接种了“预防针”,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主动拒绝假冒认证和不符合市场准入标准的消防产品。一旦掌握了辨别方法,无论是采购还是使用环节,他们都能保持高度警惕。这种宣传教育方式从根本层面构筑了消防安全防御体系,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民众消防安全仍需努力
伊春丰林县近期开展的大规模检查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就全国范围而言,公众在消防安全方面的责任依旧重大。每个公民都有可能成为消防设备的用户或潜在用户。在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如何区分消防产品的真伪?
确保消防产品质量,需社会各阶层携手合作。政府监管、企业质量监管、公众自觉抵制劣质产品,这三者同等重要。伊春丰林县的做法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参考。其他地区是否将积极效仿,尚待观察。期待大家积极点赞、转发本文,并在评论区分享对各地消防产品安全监管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