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中心医院成功实施了高难度的心脏手术,这一显著成就为复杂心脏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同时也注入了新的治疗希望。
手术创新开展
近日,娄底市中心医院心胸大血管外科成功实施了一例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在手术中,该院团队运用了经心尖切口设计、智能三维定位系统以及全可回收瓣膜等三项前沿技术。该手术成效显著,为患有复杂主动脉瓣疾病的患者带来了创伤更小、安全性更高的治疗选择。同时,这亦意味着娄底地区在结构型心脏病微创治疗技术方面实现了显著突破,并攀登到了新的高度。
患者病情复杂
梁老伯,现年62岁,居住在娄底,近期出现胸闷和气促的症状,且病情持续加剧,因此他前往娄底市中心医院寻求医疗帮助。医院诊断发现,梁老伯患有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同时伴有肺栓塞病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这些疾病共同作用,对其心肺功能造成了严重损害。考虑到病情的复杂性和治疗的高难度,专业医疗团队需谨慎评估,并细致地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团队决策手术
尹晓清教授所带领的心胸大血管外科学科团队对梁老伯的病情进行了详尽的评估,并选定了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作为治疗方案。此手术仅通过在肋间进行3厘米的小切口即可完成人工瓣膜的植入。该手术方式不涉及体外循环,有效减少了手术风险。考虑到梁老伯心肺功能相对较弱,此手术方案对他而言是更为适宜的选择。
多学科密切配合
心胸大血管外科负责主导此次手术,同时,超声医学专业、介入导管操作部门以及麻醉科等多个科室也加入了协作,共同完成了手术任务。在手术过程中,心胸大血管外科专家通过左心室心尖部的微小切口植入导管,准确安装并释放了人工瓣膜;超声医学科运用食道超声技术实现了高精度的定位与监测;介入导管室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辅助下,成功预置了冠脉保护导丝,有效降低了冠脉阻塞的可能性;麻醉团队采用了快通道技术,并与超声引导下的精确药物注射以及动态容量监测相结合,确保了手术期间循环系统的稳定性。大家紧密配合,最终顺利为患者完成手术。
术后恢复良好
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理想,于术后两小时内成功拔除气管导管,随后在12小时内开始了康复训练,仅48小时后便被转入普通病房。复查结果显示,患者植入的人工瓣膜功能正常,瓣膜周围未发生泄漏,也未观察到明显的反流现象。同时,梁老伯的康复进程因采取分阶段的疼痛管理策略和量身定制的康复方案而显著加快;术后仅过一周,他便已满足出院条件。
技术应用意义重大
此次进行的心尖主动脉瓣替换手术圆满完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该技术为老年及心脏瓣膜疾病风险较高的患者带来了微创治疗的新途径,确保了患者无需长途跋涉就能接受治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从而为娄底市民的健康安全构筑了一道更为坚实的屏障。娄底市中心医院的心胸大血管外科目前常规进行多种心脏手术和心血管介入手术。在这一领域,该科室开展的主动脉夹层杂交手术以及介入式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其技术水平已位居省内前列。
娄底市中心医院在心脏手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一成果让患者得以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这一进步无疑令人振奋,不妨为这篇文章点赞并转发,让更多的人能够得知这一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