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印发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多举措应对2025年防灾挑战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近期发布了《湖南省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计划》,此计划为该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操作手册。恰逢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阶段,该计划的发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降水预测情况
湖南省气象机构对2025年汛期(包括4月至9月)的雨水状况进行了预报。总体来看,预报的降水量与去年相比有所减少。具体来看,湘北和湘中地区的降水量预计将减少大约10%,而湘南地区的降水量预计将与去年保持大致相同。降雨分布呈现不均匀状态,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不同地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和程度的差异,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重点防范时期
湖南省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结果显示,在4月至9月这一时段,该省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较高,因此这一阶段被认定为关键的防范期。随着汛期的日益接近,湘中地区及其北部地区需特别提高警惕,持续的降雨有可能导致突发地质灾害的发生。连续的降水导致土壤湿度饱和,从而降低山脉的稳固性,这一现象将显著提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风险。
灾害类型与区域
湘南及湘东部分地区在防灾措施上有所差异,必须对台风和暴雨可能触发的地质灾害保持极高的警觉。此外,由于农村地区削坡建房等人类工程活动,地质灾害的风险有所上升,这一点同样不能被忽视。因此,强化预防措施显得尤为关键。在全省范围内,共有53个县市区被纳入统计,其中浏阳市的多数区域均包含在内,这些区域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与此同时,宁乡市中部等27个县市区则主要面临地面塌陷这一地质灾害的高发挑战。
人员密集区防范
地质灾害防治任务中,需特别关注并预防那些已记录的高风险和中风险易发区域的潜在隐患,包括农村斜坡上的住宅建筑,以及带有安全隐患的斜坡区域,以及学校、医院等人员集中的场所。若这些区域遭遇地质灾害,将极大可能引发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相关部门务必加强巡查与监测工作,保障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特殊区域防范
在上述重要因素之外,还需关注由极端强降雨造成的额外安全隐患,这些风险包括山边、沟壑、峭壁周边的住宅区,交通要道,水利和水电设施,正在施工的项目,旅游景点以及矿业作业区域。在这些特定区域,极端强降雨可能随时触发新的地质灾害,导致受灾范围扩大,损失加重,因此必须全面强化预防措施。
具体涉及区域
该方案对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县市进行了详尽的分类。在这些分类中,共有53个县市以山体滑坡、地面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形式为主,这些灾害类型遍布全省多个市州;此外,还有27个县市以地面塌陷作为主要灾害类型,其分布范围同样广泛。这些详实的数据资料为各地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明确了具体的工作区域和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关于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大众普遍关注哪些环节需要加大工作强度?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此外,我们也热切期望您对这篇文章给予点赞,并积极分享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