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被视为推动各地区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针对人才的福利措施持续受到广泛关注。近期,建德市推出了一项新的人才楼建设项目,这一举措旨在为企业的员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此举不仅有助于促进当地产业与人才的深度融合,而且也引发了公众的极大兴趣,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人才楼即将投用
近期,建德经开集团投资承建,航头镇政府提供支持的航头镇大店口人才楼建设项目即将投入使用。至5月底,该楼将迎来首批126名企业员工入住,这些人主要来自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人才楼占地面积达8616平方米,配备了220套不同类型的公寓单元。
多元户型精准匹配
人才楼位于大店口,其设计包含了多样化的户型结构,其中包括10套设有挑高跃层的住宅、126套双人标准间以及84套单人标准间。这样的配置能够精确满足企业员工在居住方面的多样化需求,无论是单人居住还是双人合住,员工都能挑选到合适的居住空间。此外,人才楼还配套了商业服务街区、员工食堂以及各类生活设施。
模式升级协同共建
针对沈氏节能和普林艾尔等关键企业,人才楼量身定制了特定的需求方案,并对空间布局与功能配置进行了优化。此举措促使政府从单一供应模式转变为与企业的协同共建,使人才楼的建设与运营更加贴合企业和员工的具体需求,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腾挪空间促产能
工业用地资源短缺,沈氏节能企业遭遇员工宿舍占用生产区域的情况。在去年4月,航头镇帮助企业确立了“拆除宿舍、建设厂房加上人才楼作为支撑”的空间调整策略,对老旧宿舍进行了拆除,并完成了电线杆线的迁移工作。在原址上新建的建筑面积达到1.9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预计每年将新增产值5000万元,产能增幅达到18%。
三维保障优居体验
航头镇建立了“基础服务、增值服务、特色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保障架构。在基础服务层面,对污水管网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增设了新能源充电桩;增值服务方面,与工会、团委合作设立了“职工夜校”,举办了技能培训和文化体育活动;在商业区域,引进了连锁超市和餐饮品牌,形成了“10分钟生活服务圈”;特色服务则针对技术骨干推出了“人才定制服务包”。
良性循环产才共赢
沈氏节能公司首批入驻的126名员工中,有85%是技术岗位的核心成员。人才楼的成功启用,显著提升了外来企业员工的就业稳定性,构建了“安居乐业吸引人才——人才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吸引更多英才”的良性互动模式,为航头镇的企业成长和人才汇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航头镇的人才楼建设与服务模式,其可行性是否适宜于其他地区效仿?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