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在福建省三明市,一场别开生面的演练活动吸引了众多目光。此次演练针对普通国省道边坡,成功实施了自动化监测和预警,并进行了应急处置。这一活动对于增强公路系统的防灾减灾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演练背景
本次演练的地点位于国道G534线广平镇铭溪村路段。近期,三明市普通公路国省道边坡的潜在风险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立即启动自动化监测试点工作显得尤为迫切。本次演练旨在模拟红色预警和告警级别下的应急处理流程,目的是为了评估各单位和部门的协调协作能力、应急预案的实际操作性和应急响应的迅速性。
演练启动
上午9点30分,演练现场的氛围变得紧张。总指挥下达指令后,国省道边坡的自动化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演练正式拉开帷幕。技术保障、交通保障、应急抢险、后勤保障以及宣传报道等五个小组迅速转入作战模式,成员们全力以赴,争分夺秒,为接下来的应急处置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险情预警
边坡监测系统发出紧急警报,位移监测值急剧上升,屏幕显示的数据已突破红色预警线。这一警示表明该路段面临高度滑坡危险。技术团队迅速响应,立即赶往现场。抵达现场后,他们运用专业设备进行现场分析,并同步启动专家讨论,以尽快评估风险等级并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交通保障
交通保障小组在接到命令后迅速展开行动。他们清楚意识到,确保周边村民及行驶车辆的安危至关重要。工作人员迅速展开工作,及时疏散了村民和车辆,并设置了警示标志。他们还采取了交通管制措施,有效阻断了交通,以防止未察觉的人员和车辆误入危险地带,从而确保了现场周边的安全。
应急抢险
抢险队伍携带设备迅速赶至事故地点。面对滑坡堆积物,救援人员各司其职,操控机械展开清理作业。在酷暑中,他们连续作战数个小时,克服了一系列挑战。经过不懈努力,滑坡堆积物被彻底清除,为道路的后续修复通车奠定了基础。
演练成果
此次演练充分展现了新近建成的边坡监测系统卓越的预警效能以及灾害临近时的紧急预警响应机制。在演练过程中,各相关职能部门紧密协作,反应迅速。演练成果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汛期公路应急处理方案,增强了普通公路的防灾减灾能力,为三明市交通道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您觉得此类公路紧急疏散训练对于确保我们日常出行安全具有关键意义吗?期待您的评论与留言,同时欢迎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