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正值国际博物馆日,三亚市博物馆建设项目现场正繁忙地进行施工,这座即将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的建筑即将与公众见面,其将为三亚呈现何种新的文化景观,引起了广泛关注。
施工正酣
5月18日,正值国际博物馆日,三亚市博物馆的建设工地显得尤为繁忙。现场有20多台大型机械持续发出轰鸣声,200多名工人正紧张有序地工作。他们正在进行室内装饰装修、机电设备安装、外幕墙施工以及小市政绿化等多项施工任务,全力以赴地推动项目向竣工目标迈进。
项目坐落于吉阳区抱坡新城的抱坡村内部,周边环境优越,东侧与海润路相邻,南侧毗邻三亚站,北侧则靠近鹿城大道,交通条件极为便利。现场繁忙的景象,宛如一部建设交响乐的序曲,让人深切地体会到这座新地标诞生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
项目规模
三亚博物馆占地面积约为23000.67平方米,其建筑总面积达到51476.64平方米,建筑最高点高达29.5米。该馆的主体结构包括地上五层和地下一层,内部设施包括陈列展览区、教育区、服务区、藏品库区和技术区等多个业务功能区域。
此设计规模宏大,功能多样,足以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它不仅适合知识探索,也适宜文化交流,因而有望成为三亚文化领域的关键据点,未来地位显著。
特色设计
在设计层面,三亚市博物馆巧妙地融合了当地的地域特色。其展厅的形态灵感源自三亚河,仿佛河畔散落的珍珠。此设计巧妙地与城市的文脉和自然景观相呼应,使得游客在踏入博物馆之前,便能体验到三亚的独特风情。
屋面设计灵感源自稻穗承载黎锦的形象,这不仅是对袁隆平在南方繁育育种领域贡献的尊敬,同时也彰显了黎族织锦的文化象征意义,达成了建筑美学与人文理念的深度融合,激发了人们对该建筑的强烈期待。
进度与规划
徐曾旭,项目总工程师,透露三亚市博物馆的主体和二次结构均已全部完工,整体建设进度达到了89%。目前,工程建设的推进与展陈设计工作并行进行,同时,项目组正积极与国家博物馆就合作事宜进行对接,并计划设立国家博物馆的展厅。
项目计划于明年正式对外开放,针对三亚地区高温施工的特点,项目组实施了调整施工时间以避开高温期、分发防暑降温用品等一系列措施,旨在确保工人的安全并保证工程进度不受任何影响。
后续计划
接下来,项目将集中精力推进外幕墙及外立面工程的建设,力求建筑风格得到充分展现。同时,室内装修和机电安装的收尾工作也将同步进行,并着手进行系统调试和整体试运行。随后,项目将着手进行分部验收、专项验收以及竣工验收的准备工作,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以保证项目能够以高标准完成交付。
各项工作正按部就班地推进,从施工阶段到最终验收,每一个环节都紧密关联着这一文化新地标的质量,对任何疏忽都绝不能容忍。
文化意义
三亚市博物馆的落成,将显著填补城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存在的不足。此举不仅将构筑一个全新的文化交流空间,还将进一步完善城市的文化服务网络。市民与游客在此能够追踪三亚从旧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历史发展轨迹,深切体验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积淀。
通过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活动,人们可以深入体验多民族聚居地的独特文化魅力。这样的活动无疑将为三亚的文化生活增添更多色彩,同时也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探索这座城市的魅力。
三亚市博物馆的落成,引发了公众对其对旅游业潜在影响的广泛讨论。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发表看法,同时,别忘了为这篇文章点赞并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