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渠江之上,一场致力于维护水域生态平衡的斗争无声地拉开了序幕。在5月8日这一天,广安区的渔政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护渔者们再次踏上了他们日常却承载着重大意义的巡逻任务,这一切的背后,是他们无数个日夜对保护渠江渔业资源的执着与坚守。

5月8日清晨!渠江巡查现地笼,钓鱼者屡驱复返咋整?  第1张

清晨启动巡查

5月8日清晨6点整,渠江之上仍被一层轻柔的雾气所笼罩,江面之上光影闪烁。广安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渔政执法负责人沈林,以及他的同事李啸天,携同3名护渔人员,一同登上了执法船只,标志着他们一天巡查工作的正式开始。尽管江风依旧带着一丝寒意,但他们却精神焕发,深知肩负着守护这片水域的重大职责。

查获地笼隐患

5月8日清晨!渠江巡查现地笼,钓鱼者屡驱复返咋整?  第2张

在巡查过程中,护渔员唐元炬表现出极高的警觉性,迅速察觉到岸边芦苇丛中存在异常。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多个网眼细密的地笼隐藏其中。这类地笼对渔业资源造成严重损害,于是他们团结一致,努力将地笼从淤泥中拔出。清理完毕后,他们将地笼放置于执法船上,以避免其对水域生态造成持续威胁。

攻坚钓鱼难题

兴亚污水处理厂周围常常有众多垂钓者集结,即便多次驱逐,这些人仍旧频繁返回,这让执法部门感到十分棘手。为了有效应对这一状况,相关人员决定采取分头行动的策略。其中一组人员从岸边进行包围,而另一组则从江面上进行合围。他们的行动既迅速又隐蔽,无声无息地接近了垂钓区域,一场执法行动即将拉开序幕。

执法铁证如山

执法人员在污水处理厂背后悄无声息地靠近,草丛中他们清晰地辨认出岸边垂钓的人。唐元炬正忙着用相机记录证据,而沈林则走上前取回鱼竿。其中一位垂钓者急忙辩称自己是初来乍到,恳求不要没收他的渔具。沈林随后拿出手机,播放监控视频,视频中该垂钓者身着相同的衣物,在同样的地点熟练地挥动鱼竿。面对确凿的证据,垂钓者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尽管他试图狡辩,但终究无法否认。

日常巡查成果

5月8日清晨!渠江巡查现地笼,钓鱼者屡驱复返咋整?  第3张

唐元炬表示,其团队每日至少进行三次巡查,主要任务在于劝离违反规定的钓鱼者。在5月8日当天,渔政部门已暂时扣押了15根渔竿及1个打窝器。广安区共有19名护渔员,与渔业执法人员协同,共同负责对全长113公里的渠江水域进行巡查,他们默默守护着这片水域。

5月8日清晨!渠江巡查现地笼,钓鱼者屡驱复返咋整?  第4张

综合防控升级

禁渔期间,广安区实施了“人防+物防+技防”的综合巡查措施。通过“智慧渔政”平台,22个监控点全天候对江面进行监控,夜间采用热成像技术,识别精度高达95%。依托联动机制,广安区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已成功劝阻违规垂钓行为1000余次,暂扣渔具200余件,并实施了7起行政处罚。展望未来,该区将进一步增强巡查的力度和频率,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5月8日清晨!渠江巡查现地笼,钓鱼者屡驱复返咋整?  第5张

您觉得广安区现行的禁渔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有哪些方面可以进一步优化?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并请为这篇文章点赞及转发,以吸引更多人对渠江渔业资源的保护给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