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渔期渔船安全如何保障?中堂镇多部门联合出击,确保珠江水域生态可持续发展  第1张

在渔业生态保护的关键时期,中堂镇迅速组织召开了关键会议,对禁渔期的安全工作进行部署。该次会议于3月4日在红锋社区的会议室召开,对渔业的发展与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

会议聚焦

3月4日,在红锋社区会议室,中堂镇举办了关于禁渔期渔船停泊点安全宣传的会议。会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讨论了禁渔期间渔船安全管理的问题。东莞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中堂海事处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以及陆上渔船渔民代表们,共同出席了此次会议。他们共同商讨了确保渔业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渔船作业安全的策略。

会议重点聚焦于禁渔期的特殊阶段,其核心目标在于保障渔船安全与维护渔业生态平衡。会议部署着重于防止渔业资源过度捕捞,并确保渔民在作业过程中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政策要求

会议重点指出,必须严格遵守《东莞市2025年珠江水域禁渔管理工作方案》的规定。在此方案规定的禁渔期内,即3月1日至6月30日,未经特别批准的渔船不得出海。该措施凸显了政府对禁渔管理的高度重视,其目的是确保珠江水域的渔业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和生长。

严格执行禁渔制度,对于维护渔业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此举限制了禁渔期间渔船的无序捕捞,减少了渔业资源的损害。同时,它确保了鱼类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繁殖和成长,从而为珠江水域渔业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执法行动

为确保珠江流域渔业生态资源的持续发展,会议强调需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体系。该体系将集中打击无牌、无证、无国籍的渔船非法捕捞活动,防止违规渔船在禁渔期进行偷捕,从而保护渔业生态环境。

联合执法行动汇聚了多部门力量,构建了强大的执法团队。海洋综合执法支队与海事处等机构紧密协作,通过强化巡查与检查,对非法捕捞活动实施严格打击,旨在有效控制非法捕捞趋势,维护渔业生态的稳定。

责任落实

会议对船主在安全生产方面的首要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对渔船停泊进行严格规范,确保绳缆加固和防火间距等安全措施得到执行。通过规范停泊,可以降低渔船间碰撞风险,消除安全隐患,从而保障停泊区域的总体安全。

船舶所有者需定期执行船舶自查,并设立安全隐患记录簿。自查有助于迅速识别船舶问题,例如机械故障或船体损伤,从而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处理,预防事故发生。

预警机制

针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等紧急状况,会议着重指出需完善预警与应对措施。需制定相应的防风防洪应急计划,以便在恶劣天气来临时,能够立即启动应急程序,确保渔船与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应急抢险队伍的建立是预警体系的关键部分。该队伍在紧急状况下能迅速启动救援,极大降低自然灾害等引发的损失。同时,它还能在隐患初现时即行消除。

会后检查

会议落幕之后,与会者立即展开行动。他们针对红锋渔船停靠点的系泊设备、消防设备配置等进行了细致的检查。检查系泊设备旨在保障渔船停泊期间的稳固性,防止因系泊不牢而引发渔船漂移或碰撞事故。

对消防设备配置进行检查,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发生时,具备充足的消防设施以应对,从而全力维护渔船停泊区的安全生产条件。本次会议及其后续行动,使各方对渔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得到增强,为禁渔期和抗风防汛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业界普遍关注,联合执法体系能否有效根除非法捕捞的“三无”渔船问题?敬请各位在评论区发表观点,同时不要忘记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