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力供应稳定的前提下,工作人员全副武装,穿着严密的绝缘防护装备,对10千伏的高压输电线路进行设备更新。这一作业过程,人们对其感受究竟如何?5月12日,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高陵区的带电作业现场,对这一技术环节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现场情况
约在11时,高陵区鹿苑街道的高桥村施工区域显得格外忙碌。两台绝缘斗臂车缓缓升起,四位穿戴防护服的带电作业人员被分为两组,分别站在电线杆两侧执行任务。他们动作协调,同步操作,现场管理井然有序,形成了一种既紧张又有序的工作氛围。
作业前期准备
两位电力作业人员在斗臂内各自负责不同任务。其中一位工作人员手法娴熟,迅速拿起绝缘毯、硬质遮蔽罩等绝缘工具,对线路进行了全面覆盖,其操作熟练且动作迅速。与此同时,另一位工作人员则密切关注着同伴的动作,及时准确地传递绝缘毯等工具,确保作业流程的顺畅进行,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旁路系统搭建
仁河线078号杆的支柱上安装的开关出现老化故障,这造成了电流被分流到了白马寺线。白马寺线承担着为药惠街道、鹿苑街道等人口密集区域供电的任务,而其负载率在近期已经上升至85%,因此迫切需要进行整治。为确保周边居民及企业电力供应稳定,国网西安市高陵区供电公司迅速启动了不停电作业模式。在此过程中,该公司大胆引入了小旁路系统,用以替代传统的引流线。此举为开关更换作业构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开关更换操作
作业完毕后,负责线路维护的齐峰及其同事迅速接手了后续任务。他们首先系紧了安全带,接着将另一根安全带穿过线杆并牢固地系在腰间,然后穿上了脚扣。在手脚协调的配合中,他们开始攀爬10米高的电杆顶部。到达顶部后,他们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着手进行紧张有序的开关更换作业,每个步骤都执行得既迅速又精确。
创新模式亮点
此次施工行动标志着高陵区供电公司在电力带电作业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该公司的这一举措是首次采用“高空带电搭接旁路并配合地面检修更换开关”的先进作业方法。张晶,带电作业班的班长,指出这种模式通过采用分层作业和小旁路系统等替代引流线的技术,与传统旁路作业方法相比,大幅减轻了带电作业人员的劳动负担,同时提高了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这一举措标志着西安在复杂配网检修技术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
作业圆满完成
上层绝缘遮蔽操作保障了下层检修的安全性,并且提升了检修作业的效率。在历时约7小时的紧张施工后,仁河线的开关更换工作得以顺利完成。这种“分层作业”的带电操作模式,为国网西安市高陵区供电公司的一项创新举措,不仅成功解决了白马寺线的具体问题,而且为未来重载线路的改造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各位朋友,针对这种新型的带电作业技术,您认为它将如何推动电力维护领域的进步?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此外,还请您别忘了为我们点个赞,并将这篇文章转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