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5年的持续调查,案件真相逐步显现。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稀土高新区的检察机关对张某某涉嫌强奸罪提起公诉。随后,法院对案件进行了审理,并最终做出了裁决。至此,长达15年的追捕过程得以画上句号。

旧案难破

2010年4月,包头市稀土高新区一所小学遭遇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一名名叫小敏(化名)的10岁女童不幸遭受了陌生男子的恶行。事件发生后,当地警方立即展开了调查,投入了众多警力和资源,对犯罪现场进行了详尽的勘查,同时,对周边居民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和深入的访问。尽管面临诸多限制,加之当时技术条件受限,追踪线索极其匮乏,这使得案件侦破过程遭遇了重重困难。犯罪嫌疑人似乎从人间消失,警方始终未能成功将其锁定并实施逮捕。

转机突现

2024年4月,案件进展出现重大转折。在调查杨某涉嫌盗窃案件的过程中,巴彦淖尔市警方依照规定,将杨某的DNA资料输入了国家公安系统的DNA数据库。令人震惊的是,这一DNA资料与15年前小敏遭受侵害现场提取的精斑DNA基因型极为相似。初步分析结果指出,实施犯罪的人可能与杨某有较远的血缘关系。这一突破性的发现为长期未解的案件注入了新的生机。

艰难排查

在明确了嫌疑人范围之后,侦查工作并未进展顺利。调查人员对杨某的男性家属进行了细致的审查,并搜集了他们各自的行动轨迹、案发时的具体位置等相关信息。然而,调查结果却让人感到沮丧,由于这些亲属缺乏作案时间、未出现在犯罪现场、年龄不符合要求等多种因素,他们都被排除在嫌疑人名单之外,这使得案件再次陷入僵局。

真凶现身

面对挑战,侦查机构并未轻易放弃,他们持续深入群众,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在第二轮筛选过程中,杨某家中的一位长辈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他的一个孩子曾被送到包头市的一户人家。顺着这条线索,侦查人员历经重重困难,最终成功找到了张姓家庭成员。经过细致的深入调查,众多证据都指向了张某某。经过核实,他最终被认定为15年前对小女孩小敏实施侵害的嫌疑人。至2024年10月1日,张某某已被警方成功抓获,并已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审查抗辩

在2024年12月,稀土高新区检察院接到了公安机关转交的案件,紧接着便展开了审查和起诉的工作流程。张某某的辩护律师提出无罪辩护,指出其身份证号码有登记错误,并指出案发时张某某可能未满14岁,未达到承担刑事责任的法定年龄;此外,律师还提到现场发现的精斑可能是自慰行为所致,这并不能完全排除张某某未实施性侵行为。面对辩护方的质疑,检察官并未选择退让。他依靠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以及对待工作的严谨细致态度,主动应对辩护律师所提出的问题。他全力以赴,致力于确保案件审理的公正性,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公正判决

在处理年龄争议案件时,检察官对公安机关进行了指导,要求其全面搜集相关证据。尽管张某某出生的医院未能提供相关记录,但通过查阅其母亲的绝育手术病历,确认了案发时他已达到法定成年年龄。在评估性侵案件证据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小敏的行为表现以及张某某的有罪供述,最终认定证据充足。今年一月份,检察院已就强奸罪名对其提起公诉。在庭审阶段,张某某对涉嫌的犯罪行为毫无保留地承认。近期,该案件已由法院进行审理,并已宣布了判决结果。最终,公正得以实现。

历经15年的持续调查,案件真相大白,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众多司法人员的辛勤付出。在这漫长的追查岁月里,您认为哪个环节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衷心期待您的宝贵见解和留言,同时我们也欢迎您的点赞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