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恰逢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第十七个纪念日,达茂旗成功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旨在增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各类演示、讲解、问答以及表演等形式,精彩纷呈,居民们从中获益良多。
活动背景与目的
设立防灾减灾日具有重大意义,今年的5月12日标志着我国迎来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达茂旗为增强社区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他们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地举办了这次宣传活动。该活动由多个部门联合举办,目的是帮助居民掌握更多安全技能,从而减少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
地震逃生演练
活动现场,开展了模拟地震避险逃生演练。专业人士对居民进行了详细指导,着重指出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躲进桌子等稳固家具的下方,待地震震动停止后,要迅速而有序地撤离到室外空旷地带。居民们积极响应专业人员的指导,积极参与演练,仿佛置身于灾害现场,真实感受到了灾害的威胁,进而有效增强了应对地震灾害的实际操作能力。
消防知识演示
消防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事故现场对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进行了展示。他们详细说明了先卸下安全扣、然后握紧喷嘴、再按下手柄等操作步骤,并邀请居民亲自尝试操作,感受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居民们通过亲自操作,迅速掌握了灭火器的操作技巧,安全意识得到了明显提升。
急救技能体验
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心肺复苏的步骤。在阐述相关理论的同时,他们进行了现场操作展示,并鼓励居民亲自实践,以掌握急救的关键技巧和要点。体验者之一表示:“我感到自己掌握了更多可以拯救生命的技能,内心充满了安全感。”通过亲身操作,大家对急救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燃气安全讲解
燃气公司专业人员向社区居民详细介绍了燃气安全使用的关键点。他们提到,燃气泄露会散发出类似鸡蛋恶臭的气味,并着重提醒居民在长时间外出时必须确保燃气阀门已关闭。居民们对此信息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积极记录下关键信息。通过专家的指导,居民们对日常燃气使用有了更加安全、精确的认识。
法律知识普及
司法工作人员对民法典进行了广泛宣传。在宣传过程中,他们详细解读了与防灾、减灾、救灾等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款,比如,当楼上住户因漏水导致楼下住户房屋受损时,楼上住户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通过这些具体案例,居民们对在灾害相关事件中应享有的法律权益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了清晰的认识。
互动环节与宣传
问答环节里,居民们踊跃发言。“遭遇燃气泄漏时,会闻到类似鸡蛋恶臭的气味”,“若计划长时间外出,必须确保燃气阀门已关闭”等问题相继被提出。居民们通过提问和解答,自发地学到了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同时,相关部门通过布置展板、发放宣传材料,并在现场对防灾减灾、安全用电、消防及应急救护等问题进行了解答。活动现场还穿插了精彩的文艺演出,进一步提升了现场气氛。
达茂旗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救灾股的主管樊荣表示,今年的活动主题集中在“推广安全常识,增强应急处理技巧,识别周边潜在灾害风险”上,活动由多个部门联合推进,目的在于提升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您是否曾参与过此类防灾减灾的宣传活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体验,同时,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