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的重要时刻,一系列旨在提升公众应急能力的活动于5月7日至9日同期举行。在张掖市民乐县,一场名为“祁连砺锋·2025”的抗震救灾实战演练成功举办。此次演练全面检验了我省的应急救援体系,同时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注入了新的动力。
演练概况
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担任组织者,携手省应急管理厅及相关部门,与张掖市政府协同负责了本次演练的筹备。演练的时间设定在5月7日的上午8点25分,场景再现了张掖市民乐县所经历的7.0级地震,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0公里。地震导致建筑物倒塌,多人被困,并使部分地区道路、通讯及电力设施受损,局面变得极为严重;这一连串事件对甘肃省应急救援队伍的实际作战能力进行了全方位的检验。
队伍集结
省消防救援总队迅速响应,即刻启动了针对地震的应急救援计划,并下达了跨区域应急演练的命令。张掖、金昌等七个支队的地震救援专业队伍迅速组织并投入行动,同时,省应急管理厅等相关部门及社会力量亦积极参与,共有超过700人前往“灾区”执行救援任务,这一举措充分展现了各方协同作战的强大执行力。
救援行动
抵达灾区后,救援队伍迅速投入行动,即刻启动了救援作业。他们利用专业工具对倒塌的建筑物进行拆除,竭力寻找被困人员。尽管遭遇了道路及通讯设施中断的困难,各救援队伍及时搭建了临时通讯设施,有效恢复了救援通道,确保了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科目演练
本次演习包含14个不同科目,这些科目涉及实际操作、能力评定以及示范教学等方面。这些科目紧密关联实战需求,模拟了地震救援的各类情景,其目的是测试队伍处理复杂状况的能力。在所有科目中,参与人员均表现出了高超的专业技能,这为他们在地震灾害突发时有效应对提供了保障。
经验收获
本次演练吸取了近期地震救援的丰富经验,各个环节紧密相扣,连接流畅。这一演练对于提升我省地震救援装备的配置、队伍的组织结构、救援的操作流程以及技战术的运用效果显著,并且促进了跨区域救援力量的输送和携带能力的增强,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应急管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
重要意义
本次抗震救灾演练规格高、要素全,全面检验并提升了本省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实战化的标准推动了防灾减灾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双重提升。这一举措为全省地震灾害防御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有效促进了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的现代化进程,使相关建设迈上了新的高度。
您认为这种实战演练在哪些行业或领域中可能提升其效能?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此外,还请您为本文点个赞,并将它推荐给您的家人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