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已出台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正全力备战2025年可能发生的灾害。近期,该省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进行了重要部署,这一行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方案出台背景

2023年5月12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省自然资源厅正式颁布了《云南省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该方案被视为一项关键举措,旨在强化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力度。考虑到云南省地形多变复杂,地质灾害频仍,该方案的推出具有重大意义,对于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灾害趋势预测

2025年,预计云南省地质灾害的高发期将集中在6月初至10月初。特别在滇西北及滇东北区域,这一高风险期还将延伸至12月底至次年2月初的冻融期。另外,怒江流域上游在2月至4月期间,桃花汛期亦属高风险时段。在这段时间内,降水和融雪等因素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相关部门需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高发区域情况

滇东北的高中山区以及滇西北的“三江”流域峡谷地带,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的区域。在这些地带,山坡陡峭、沟口深陷、谷地狭窄,地质灾害的风险极大,严重威胁到当地村镇居民点的安全,形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滇西、滇西南以及滇东北地区的公路(铁路)周边地带,因人类活动频繁,亦呈现出地质灾害高发态势,对此,当地相关部门亟需给予充分关注。

2025年云南省地质灾害高发期在哪?防治方案重点都有啥  第1张

重点防范区域

该方案将贡山、福贡、泸水等八个位于怒江中上游的区域指定为2025年地质灾害的重点防控区。这些区域由于山体稳定性不足、人类活动频繁等因素,地质灾害风险相对较高。贡山县、麻栗坡县等共计90个县(市、区)正面临地质灾害的显著威胁,因此必须实施针对性的重点防范措施。

防治对策措施

该方案包括六个主要防治策略,目的在于强化风险源头控制以减少灾害触发因素;通过深入调查和增强隐患发现能力,精确识别隐患区域;加强监测预警系统,确保灾害发生时能迅速响应;有序推进综合整治和避险搬迁工程,增强其效果;通过宣传教育及演练活动,稳固应急响应体系;同时,通过深化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全面提升防治工作的整体质量。

未来工作展望

方案实施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指引,但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山区地形复杂,监测任务艰巨;加之经费不足,综合治理进展缓慢。因此,相关部门需持续努力,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应对地质灾害带来的挑战。

针对云南省最近公布的地质灾害防控策略,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您有何见解?热切期待您的讨论与交流,亦诚挚邀请您对本文给予点赞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