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白发苍苍回乡耕耘10年!有机农园凭啥吸引众多年轻人?  第1张

毅然返乡 投身农园梦

4月28日,郑力行及其团队在陕西的蔬菜温室中辛勤工作。自2015年5月起,他目睹了村里老人采用传统耕作方法,收成不尽如人意,于是果断辞去工作,回到家乡,流转土地,着手生态种植与养殖。然而,当时他在技术和运营方面经验不足,农园持续亏损,资金迅速告罄。缺乏资金支持,众多计划难以实施,他的创业之路充满了挑战。

学习摸索 攻克技术关

2018年,郑力行参与了西北新农人网络培训,专注于生态农业种植技术及农场管理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发现花草树木是害虫的天敌栖息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助于抵御外部不利因素的干扰,这也是农园无需依赖化学农药来控制害虫的原因。他持续进行探索与实践,逐步掌握了生态农业的关键技术。

土壤改良 土地焕生机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农园的土壤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0.8%,而现在这一比例已超过4%。同时,微量元素得到了充分补充,蚯蚓、青蛙等生物的数量也有所增加。这样的肥沃土壤为种植高品质农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使得农园的生态系统变得更加稳定。随着土地环境的改善,种植的作物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吸引人才 注入新活力

目前,众多年轻人才被农园所吸引,其中近40人的团队中,“90后”成员占据了大多数,年龄最小的成员仅有18岁。在结识郑力行之前,陈星已在农业领域进行了长达7年的探索。两人对于发展生态农业、支持乡村建设的理念不谋而合。这些年轻且充满活力的加入,为农园注入了新的思维和方法。他们怀揣着激情与创造力,为农园的发展提供了诸多策略和建议。

食农教育 体验田园乐

消费者对追溯农产品来源和体验乡村生活的需求不断上升,促使农园实施食农教育项目。在这些农园中,孩子们得以接触自然,掌握农业知识,认识到食物的来源,并学会保护环境。农园并未提供露营、烧烤等服务,而是始终坚持生态环保的原则,鼓励孩子们自带餐具参与活动。这种教育模式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认可。

心怀愿景 共筑农业梦

郑力行致力于通过不懈努力,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到乡村同样可以成为事业发展的舞台,实现个人价值。其团队愿景是将农园打造成为生态农业的示范样板,进而引领更多村民踏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例如,今年28岁的葛蓬勃便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体制内的工作,投身于农园事业。他们深知生态农业之路充满挑战,需要致力于环境改善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所有人都在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而不懈奋斗。

关于生态农业未来发展的潜力,您持何种观点?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转发。